在獲得日美歐及中國政府的有條件批準后,日本電器巨頭松下公司通過TOB(公開股票收購)方式對電池巨頭三洋公司進行的并購活動昨日起正式啟動。預計收購金額4022.99億日元(約合302億人民幣)。
由于收購已確定將會成功,松下已經將目標指向了世界第一。截至今年3月的統計數據顯示,松下和三洋合并后的年銷售額為9.5361萬億日元,超過索尼近2萬億日元,接近日立的10.3萬億日元。
據悉,松下公司給出的收購價是每股131日元,遠低于4日的收盤價216日元,預計普通股東不會踴躍向其轉讓手中所持三洋股份。但是,松下早在去年12月宣布將并購三洋時,就已與三洋的三家大股東——美國高盛集團、日本大和證券和三井住友銀行就股份轉讓達成了一致。而上述三家大股東的合計持股比例已經達到50.13%,所以,并購將取得成功實際上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松下公司昨日發來聲明稱,兩者合并在于對經濟前景的一些擔憂。其與三洋電機一致認為宏觀經濟不甚透明,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后退的局面導致市場需求萎縮,日元升值和材料費的上漲給經營帶來壓力,中國等新興國家企業不斷發展等等,由此推測兩公司面臨的激烈競爭環境將進一步加劇,單獨的持續增長將愈加困難。
松下總裁大坪文雄希望,以松下白色家電的節能優勢、以及雙方融合后形成的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充電電池等技術與市場的領先優勢,松下將力爭在其創業百年(2018年)之際,變身成為一家綜合能源廠商和世界第一的電機制造商。
據介紹,松下和三洋在能源、電子、元器件、數碼、商務、白色家電等領域均有較強的互補性,特別是在太陽能發電方面三洋具有技術優勢,而松下有全球性銷售網絡優勢。由于兩大巨頭的合并有可能在一些市場形成壟斷性優勢,威脅到市場競爭,這一原計劃于今年3月完成的并購不得不耐心等待日、美、歐和中國等主要市場的批準。
本次市場公開收購將持續至12月7日。在收購完成前,三洋電機及其子公司將在日常業務范圍內正常開展業務。并購完成后,三洋仍將沿用此前的品牌,股票也將繼續上市。
新華
收購概要
申報初期的收購時間 2009年11月5日~2009年12月7日
收購價格 普通股票 1股131日元,A優先股 1股 1310日元,B優先股 1股 1310日元
收購數量 3070985000股
收購金額 4022.99億日元,約合302億人民幣(按最大收購數量6141969078股來算,金額為8045.97億日元,約合605億人民幣)。
收購歷程
2008年11月7日,松下公司將三洋電機公司納為子公司為前提的資本和業務合作開始協商的事宜達成一致。
2008年12月19日,根據兩公司董事會的批準,簽署了資本和業務合作協議。
2009年1月21日,中國商務部收到松下公司收購三洋公司后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4月30日提交補充材料,商務部5月4日予以立案。
2009年11月4日,松下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開始公開收購股份的事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今年10月期間,微軟Windows7操作系統全球市場份額達到2.15%,創下該操作系統市場份額的歷史新高。 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NetApplications周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期間,微軟Windows7操作系統全球市場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松下超300億鯨吞三洋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