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與臺積電多年的官司終于以和解收場,結果中芯國際賠償臺積電2億美元,授出10%的股份,CEO張汝京被免職,同一消息、同一結果,大陸及臺灣媒體卻給出了不同的解讀,問題是幾年后的中國國際還是大陸的公司抑或像臺灣媒體解讀的一樣被臺積電收購,成為臺積電大陸市場的一份子。
幾年前曾經作為任正非接班人的李一男離職創業創辦港灣網絡,雖然在市場層面給與華為極大的打擊,不想因為知識產權融資上市未果,最終不得不被華為低價收購,李一男創業不成,反為華為做了嫁衣裳,2000年張汝京離開臺積電來大陸創業,今天的中芯國際業績雖然不佳,為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帶來的貢獻卻無法可以忽視,現在中芯國際與臺積電因為知識產權及商業機密和解,中芯國際出讓10%的股份,張汝京會不會成為李一男第二呢?老杳認為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有人認為中芯國際與臺積電和解,大陸集成電路產業至少倒退十年,這一觀點對與否,老杳不做評論,9年前張汝京滿懷雄心壯志大陸創辦中芯國際,雖然臺積電的官司一直纏身,并沒有阻擋中芯國際發展的腳步,據說張汝京很早就認為與臺積電的官司難以勝訴,因而一直建議與對方和解,不過在中芯國際董事會中主戰派還是占據了上風(當然不排除是因為某律師事務所為了高額傭金鼓動所知),畢竟要論對官司結果的判斷,作為公司創始人和操盤手的張汝京應當更了解,只可惜2009年的張汝京已經難以左右董事會,結果正如張汝京所料,中芯國際敗訴。
如果僅僅因為張汝京辭職、中芯國際敗訴,張汝京還真的難以成為李一男第二,不過在和解條款中中芯國際出讓10%股份卻非常有可能使得中芯國際未來成為臺積電進軍大陸的跳板,雖然臺灣媒體認為是中芯國際主動提出出讓自己的股份給臺積電,明眼人依然可以看出肯定不是如此,如果僅僅因為中芯國際資金不足,以10%的股份價值計算,其金額也只不會超過2億美元,面對4億美元賠款和2億美元加10%股份臺積電更愿意后者說明臺積電并不缺錢,10%的股份背后包含了臺積電未來吞并中芯國際的野心。
有朋友可能會認為臺積電持有的股份只有10%,只要目前的大股東大唐電信和上海實業未來不愿意出售,臺積電還是依然難以實現收購中芯國際的夢想,但仔細分析卻并非如此,依照目前的臺灣法律,臺積電持有中芯國際10%的股份并不合法,之所以臺積電依然如此操作,只能說明一點,基于臺積電對SMIC未來走勢的判斷,SMIC有非常大可能會持續低迷,做最壞的打算,即使未來臺積電收購不成,由于持有SMIC股份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之前由于雙方是競爭對手,大陸許多客戶在SMIC流片總是遮遮掩掩,不希望因為在SMIC流片得罪了臺積電,現在大陸微電子公司再在SMIC流片,擔心將進一步加重。
往最壞的態勢考慮,臺積電的打算非常有可能實現,王寧國接手的中芯國際肯定面臨不可避免的離職潮,據有關媒體透露,SMIC首席運營官Marco Mora及法務長已經辭職,而中芯國際1000多名臺籍員工又占據了絕大多數管理崗位,一旦出現大規模離職潮(或臺積電以高新誘惑),中芯國際很難短時間內恢復元氣,離職潮甚至導致像高通這樣的大客戶逃離的惡果,正如老杳前幾篇文章分析中所說,張汝京在中芯國際最大的失誤在于沒有大量啟用大陸籍干部,而這一點也是王寧國將面臨的最大挑戰,由于缺乏大陸骨干,一旦臺灣籍員工離職,缺乏鍛煉的大陸骨干很難在短時間內補充,業績肯定會受到極大影響,真的如此,一旦臺灣法律放開臺積電投資大陸,SMIC的現有股東完全有可能拋棄已經沒落的中芯國際撒手而去,即使固守,臺積電也少了在大陸也失去了最大的競爭對手,由于SMIC在大陸的布局已經完成,雖然沒落SMIC對臺積電的價值依然存在,這一結果臺積電求之不得,真的如此,張汝京想不成為李一男第二都難。
在雙方和解支付2億美元的順序分析,也說明臺積電對SMIC的野心,3、8、3、3、3,2010年中芯國際將支付臺積電8千萬美元,這一支付金額肯定會為王寧國帶來巨大的壓力,2010年的中芯國際已經失去人和、天時、僅剩大陸政府扶植的地利,SMIC復蘇的希望又有多大?
問題是一旦中芯國際成為臺積電大陸子公司,中芯國際還是大陸的公司嗎?如果不是,前期大陸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的幾百億投資將付之東流,2009年作為大陸公司中芯國際從核高基中拿到的幾億人民幣基金也將成為臺積電的嫁衣,真的如此有關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將倒退十年的說法并不是危言聳聽。
當然臺積電的想法建立在SMIC將沉淪的基礎上,如果王寧國能夠帶領SMIC走向輝煌,中芯國際依然是大陸的中芯國際,不過出讓的10%股份隨時會成為中芯國際的定時炸彈,讓人對中芯國際的未來充滿擔心。
截至完稿為止,中芯國際在香港的股票已經復盤,賠償了臺積電2億美金的中芯國際股票大幅上漲63%說明老杳的擔心并非聳人聽聞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德國經濟周刊報道稱,SAP此舉,將使那些尚未升級到最新版本應用軟件,以及沒有轉到新價格體系下的企業,成本發生巨大變化。 德國經濟周刊周六報道稱,該國最大的軟件公司SAP計劃提高產品授權費用,這一提價可能會波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張汝京將成為李一男第二?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