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聞訊】(記者 白云深)日前,惠普宣布以27億美元收購3Com公司,對此,惠普表示,此次合并將全面改變整個網絡產業,并且增強惠普基于服務器、存儲、網絡、管理、基礎設施和服務融合之上的新一代數據中心戰略,雙方的合并預計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此次收購對惠普和3Com都會帶來些什么影響呢?在網絡市場上,惠普對思科又會不會造成威脅呢?IT商業新聞網記者連線采訪了計世資訊副總經理郭海濤。
郭海濤認為,思科推出統一計算系統進軍服務器市場后,惠普受到挑戰。雙方的競爭,在數據中心、云計算等領域展開。除了高端存儲以外,惠普在全產業鏈,網絡基礎設施方面還存在缺陷。
IBM的業務方向,偏向于軟件和服務,而惠普偏重于硬件,思科的業務也偏向于硬件,所以思科說“惠普是敵人,IBM是朋友”。相比之下,惠普受到思科的威脅更大。所以,和思科對戰,惠普迫切需要彌補缺陷。
此外,甲骨文提出收購SUN,DELL收購佩羅,很多IT大佬都走向全業務經營。但全業務經營和專注某一領域,這是并存的兩種戰略模式,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戰略不同的選擇,不能說孰好孰壞。多元化經營的核心原因,在于IT、互聯網和通信的高度融合,這就造成一種需求,日漸成熟的企業用戶,需要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因此企業的并購、業務的整合,有其必然性的趨勢,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加劇了整合的進程。惠普收購3com,也是為了加強自身競爭力。
3com受經濟危機影響嚴重,經營困難,而惠普的產品線急需補充,以迎接思科的挑戰。而27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也是惠普和3com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如此交易抱團過冬,自然雙方皆大歡喜。
惠普收購3com,在企業網絡業務,和華為、中興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但惠普整合3com,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思科。
思科一直是傳統網絡的霸主,優勢明顯,惠普對其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可能會利用企業資源的優勢,和思科搶奪市場,但是惠普和3com和整合不可能迅速完成,競爭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上3com技術方面不如思科,所以整合之后,惠普還是難比思科,故短期之內市場格局不會有變化。
此番收購之后,惠普雙方可能展開價格方面的競爭。但其合作伙伴對自身受影響的擔心是多余的,激烈的競爭,必然導致利潤率下滑,任何企業都無法逃脫,高利潤的業務受到的影響更大。收購只是加劇了利潤率下降的趨勢。利潤率的下降,對惠普和思科的影響都是一樣,但思科和惠普的用戶,可以從中獲益。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悉,戴爾公司此次推出的Mini3智能手機主要投放在中國和巴西這兩個市場上。 據臺灣媒體報道,戴爾公司已經將其Mini3智能手機外包給了富士康公司,同時還將其MID(移動互聯網設備)的生產外包給佳世達公司。 據悉,戴>>>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