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8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英特爾CTO表示,中國在技術創新領域不一定會超過美國,指出該公司招聘的中國博士生技能不如美國博士,并表示將幫助提升中國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質量。
中國工廠長期以來大量制造高科技產品,而本周一英特爾與《新聞周刊》共同發布的調查報告提出一個硅谷亟待解決的問題,即中國在設計這些產品中將起到多大的作用。接受該份調查的中國人普通持樂觀情緒,而美國受訪者則略為悲觀。63%的中國受訪者相信,未來30年內中國將在技術創新領域一舉超越美國。而僅有1/3的美國受訪者認為,美國同期內仍將能引領技術創新。
英特爾首席技術官賈斯汀·拉特納(Justin Ratter)承認,中國將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創新差距,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一定會超越美國。他說:“個人而言,我認為沒理由會發生這種事情。”拉特納表示,撇開這一論調不談,美國政府和產業界應該更專注于研發和教育領域的投資。接受調查的美國人中,有82%認為美國基礎教育(K-12,指幼兒園至小學、中學12個年級的教育)在數學和科學教育方面落后于其它國家。
拉特納說,許多人低估了美國在研究生教育領域的領先優勢。比如說,他表示,英特爾發現其招聘的由中國大學培養的博士生技能不如美國博士。他同時提到,另一方面,日趨嚴格的移民法案正日漸削弱美國對全世界學生的吸引力。許多硅谷企業是由畢業于斯坦福、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加州理工學院等美國大學的國外學生所創辦。他說:“現在我們讓他們回家,且短期內不要來美國。”這種政策將使許多人無法像匈牙利籍英特爾前任CEO安迪·格羅夫(Andy Grove)一樣登頂美國科技業之巔。他說:“換作是現在,我們只能幫他收拾行囊送他回家。”
不過,英特爾也從未將賭注全部放在美國。盡管美國是該公司工廠最集中的地方,但英特爾在以色列、愛爾蘭、馬來西亞均設有工廠并培訓了大量員工。英特爾在今年2月份宣布,將斥資70億美元升級其美國工廠。英特爾目前正在部署其中國首家芯片制造工廠,該工廠采用的技術較英特爾其它工廠落后兩年,但仍將為當地提供相關技能及知識。
此外,英特爾在美國提供了大量項目對老師和學生進行培訓,該公司計劃在中國也提供類似項目。拉納特說:“我們將竭力提升中國教育質量,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甚至有可能使其變得極為優秀而可畏。”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nReader的實際型號為K60,采用旗下友達與Sipix合作的6英寸電子紙屏幕,800x600分辨率,16級灰度,并搭載電阻式觸摸屏,虛擬鍵盤操作。 明基日前在臺灣發布了自己的首款電子書閱讀器nReader,提供首個包含中、英、日文>>>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