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權益紛爭的年代,新一代網民都爭先恐后的利用網絡這個快速有效的捷徑,發布猛料,令人乍舌。而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有著強勁力量的傳播媒體,無論商家也好,用戶也好,名人也好,常人也罷,都會從中獲取一些自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從最初的隱諱聲明,到“幕后黑手”浮出水面,摩卡與北塔的糾紛正是在互聯網的強勁推力下走入大眾的視野,并一而再再而三的走向網絡輿論高潮。在事件的整個發展過程中,猛料當然必不可少。
作為猛料,一則以北塔前員工身份發布的帖子使北塔對摩卡相關產品進行研究的事情在輿論面前一覽無余,這也使得北塔陷入了難脫干系的境地。繼而就有了后續的新聞調查、媒體評論。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互聯網的反饋可以看出,兩家廠商似乎都有著一肚子的冤屈。可到底誰是獲益者,誰又蒙受損失,又是誰動了摩卡的奶酪?
毫無疑問,軟件作為一種智力成果,是軟件企業最核心的資產之一,然而,由于軟件具有零成本復制的特性,也最容易受到侵害,造成企業資產流失,影響企業良性發展。
目前軟件侵權多數發生在知名軟件產品身上。由于擁有穩定的市場信任基礎以及良好的前景,侵權知名軟件往往能夠給侵權者在短期內帶來可觀的利益。這種侵權不僅僅表現為大眾軟件的盜版,更具隱蔽性和危害性的行業軟件侵權事件近年來也頻繁發生。
而此次摩卡與北塔的糾紛正是眾多侵權事件中典型的一個。作為國內網管軟件的兩大領軍人物,摩卡和北塔都各自有著自己的特點與優勢。而此次的對簿公堂,除了產品本身在市場上的競爭之外,更多的是產品操作界面上的高度相似。
作為本次事件的“受害者”,摩卡軟件在企業知識產權遭到侵害時,堅決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的權益確實值得提倡。畢竟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時也能將企業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點。雖然結果還不得而知,但這種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的方式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的健康和諧發展。
而作為此次事件的“侵權者”,北塔確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與壓力。但這些看起來貌似受傷的行為,卻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快速成長、行業的持續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而在二者各得其所的前提下,到底是誰動了摩卡的奶酪?究其根底,真正對摩卡奶酪動手的卻是多年以來行業沿襲下來的陋習。作為業內公開的秘密,打著借鑒與參考大旗的抄襲行為已然成為軟件業內的潛規則,人們對這種潛規則已經見怪不怪,也正是對這種潛規則的默認,才導致了摩卡與北塔今天的局面。
作為中國高新產業的代表,軟件行業的發展直接關系著中國高新產業在世界上的未來地位。這也決定了軟件產業走向規范化是中國軟件產業的唯一出路。而作為第一個向潛規則說NO的人,摩卡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北塔也同樣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都在一定程度上為業界敲醒了警鐘--企業良性發展和產業規范化建立勢在必行。
由此看來,同樣作為本土軟件,同樣身處國內市場,摩卡與北塔糾紛的意義非同小可,它不僅促進了本土軟件產業的持續發展,更是在行業自律、行政立法、企業自身法律意識等方面起到了預警的作用。這種作用,正是對摩卡奶酪幕后黑手的一種抑制與打擊。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據悉,目前已有一些社區成員正與SAP就源碼交換計劃的相關方案展開合作,該計劃有望在未來幾個月里更廣泛地推廣開來。 SAP日前在上海舉辦的2009年SAP全球技術研發者大會上宣布,將針對SAP開發者網絡的社區成員推出一項>>>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行業抄襲潛規則陋習動了摩卡軟件的奶酪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