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從“黑梳子”到“維也納”,直到最后的“Windows 7”,在取名上的反復推敲體現了他們對這次產品換代的重視。面對在Google、社交網絡、博客、p2p共享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電腦用戶,微軟近年在產品的包裝設計上已經表現出了老態——誰會對一個叫“Bing”、“必應”的搜索引擎感興趣呢?他們最后的選擇是明智的,這是自2000年微軟將商用版和民用版Windows合并(即Windows XP)以來第一次使用簡單的數字作為系統名。
去年十月,微軟副總裁邁克。納什寫了一篇名為《為什么是7?》的博文,解釋了這個名字的來由。根據Windows的整個發展進程,Windows 95序列(包括95、97、98、Me)的內部版本號為4.X,Windows XP/2000序列為5.X,而Vista也就是Windows 6.0了。有趣的是,雖然納什稱Windows 7是“用戶操作系統的一次顯著而具革命性的飛躍”,是Windows家族的“第七代產品”,但它的內部版本號卻是6.1.是的,Windows 6.1版的名字叫Windows 7.對軟件開發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內部版本號往往是由開發者根據“重寫”的程度確定的,這個不受商業營銷策略影響的純技術指標不僅體現了新舊版本的差異程度,也表露了開發者對新產品目前狀況的信心。
《衛報》科技版的專欄作家杰克。斯科菲爾德對Windows 7的評價是:Like Vista, but good(除了好用,其他都像Vista)。相信絕大多數已經用過的用戶都會同意這個說法。相比Vista,Windows 7的最顯著提高就是運行效率,系統開機啟動速度大幅加快,內核得到了明顯的優化。除此之外,這個第七代Windows和Vista的區別就只剩下觸屏、手寫識別之類次要的東西了。
為什么要用這種方式來強調一個更新換代的“幻覺”呢?合情合理的解釋似乎只有一個——微軟迫切希望人們忘記Vista.從Windows 95開始算起,Windows每五年會進行一次全面的升級。95的輝煌成功成就了微軟這個軟件帝國,而Windows XP掀起的第二次革命一開始因為應用軟件、驅動程序兼容性等過渡性問題稍微起了點波瀾,但隨后漸漸得到市場承認,至今依然是全球使用者最多的操作系統。Vista在一開始也遇到差不多的問題,糟糕的兼容性甚至導致相當多的用戶要求“降級”回到XP,在軟件史上可謂是聞所未聞。更要命的是,人們漸漸發現Vista的問題還遠不只是兼容性這類可以通過局部升級解決的缺陷。全新的內存保護機制被人輕松破解;磁盤加密等新技術導致系統結構過分復雜,直接影響到運行效率;過分苛刻的反拷貝技術;系統負荷增加導致筆記本電池耗電量過大等等,都讓許多專家和資深用戶把Vista當做是Windows歷史上最失敗的一個版本。
僅僅像以往那樣通過發布補丁程序包已經是于事無補了,即便可以解決問題,Vista給人的印象已經很難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微軟急需要一個“換代”產品。從目前來看,不管是Windows第七代還是第六代升級版,用戶對Windows 7的反響是普遍良好的,開發者的務實態度令人欣慰,可以說在Vista“丑聞”般的表現后為微軟掙回了一些面子。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用商標來聲明的“第七代”終歸是個幻覺。有“微軟的查克。諾里斯”(與李小龍同時代的好萊塢動作影星)之稱的資深開發工程師雷蒙德。陳在2007年曾經出過一本關于Windows發展史的書,書名《舊的新東西》,用來形容Windows 7可謂再恰當不過。要想保護正在被Mac OS、Linux蠶食的市場份額,提防神秘莫測的Google Chrome OS的偷襲,Windows要有一個真正全新的、“革命性”的7.0才行。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自從蘋果手機軟件商店的模式在歐美取得眾所矚目的成功后,包括國內運營商和一些手機制造商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軟件商城。但無論從功能服務、運營方式上說都未脫離蘋果的老模式。 【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于杰)自從>>>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