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服務器市場,業界習慣了國際廠商們的紛爭,而事實上,國內品牌服務器廠商沒有袖手旁觀,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平添了幾分熱鬧 不甘于長期在低端市場廝殺,國產服務器廠商決定再次向高端市場出擊。
10月28日,浪潮集團傳來消息,稱其自主創新的4路服務器銷量突破1萬臺,與IBM、惠普的兩款機型并駕齊驅,躋身成為國內市場上僅有的三款銷量規模過萬的4路產品。此前,聯想和曙光也相繼推出新型服務器產品。一時間,國產主流服務器廠商大有集體進軍高端市場之勢。
于浪潮產品的不俗表現,浪潮集團副總裁王恩東表示,“浪潮希望通過自主技術打入高端市場,改變以往外企壟斷、高定價的格局。”
浪潮集團對打入高端服務器領域信心十足,但從最新的國內服務器銷量排名上來看,國產品牌服務器的表現仍然讓人感到失望——IBM以22.81%的份額摘得桂冠,惠普和戴爾分別以21.62%、20.84%緊跟其后,本土品牌浪潮、聯想則仍然居后。
本土廠商欲進軍高端服務器領域的目標已喧嚷許久,他們近幾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然而面對大片市場仍被國際巨頭牢牢占領的局勢,本土廠商欲入駐高端領域,仍面臨較大挑戰。
高端空白
目前,在國內高端服務器市場,IBM、惠普、戴爾和Sun等國際品牌占據了超過90%的份額,處于絕對壟斷地位。盡管本土服務器廠商近兩年來銷量增加,但著墨領域多在中低端領域。國產服務器在高端市場上的空白,使得我國信息命脈對國外小型機產品依賴性越來越強,由此造成信息化成本高昂、信息安全隱患劇增等問題。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韓俊對《IT時代周刊》表示,受外國技術出口政策的限制,國內敏感行業無法進口高端服務器產品,進口的高端服務器的技術保障存在中斷風險。據悉,針對國防、安全等敏感應用領域,一些西方國家對于高端服務器的出口有著嚴格的限制,例如IBM等部分高端服務器,其出口許可證明確規定,“系統供應廠商和美國商務部要對系統的用途進行定期檢查”,并且“國外的高端服務器系統都具備遠程維護功能,可以通過遠程操作進行系統監控、信息調閱等操作”,這對于我國信息安全而言,無疑是顆“定時炸彈”。
不僅高端技術受困于國外,本土企業征戰的低端市場的盈利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從去年開始,主流服務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際廠商在鞏固自身領域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國內中低端市場,紛紛推出對應中小企業的服務器產品,并大打價格戰術。去年IBM推出的“東方系列”服務器,其目標就設定為低端市場。
對此,王恩東也坦陳,在高端市場沒有一席之地就很難在這個戰場上取得優勢。此次浪潮破萬的服務器產品,是進入高端市場的重要戰略支點。王恩東告訴本刊記者,“國產服務器破萬的意義在于打破國外品牌高端壟斷,為下一步的高端突破儲備技術和市場基礎。”
本土商腹背受敵
受經濟危機影響,企業IT支出緊縮,新服務器的采購需求也隨之不再強烈。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服務器市場整體低迷,銷量同比僅提升1%,銷售額同比下降24%,IDC預計形勢要到2010年初才會有所好轉。
雖然行業一片悲觀,但國內服務器市場也并非沒有亮點。IDC認為,相對總體市場的低迷,國內4路服務器卻呈現出了逆市增長的局面,銷量和銷售額同比增長39.7%和36%,市場比重由7%增長到9%。
分析認為,新型服務器市場之所以發展穩定,原因之一在于國內經濟形勢正在好轉。目前,4路服務器主要應用在稅務、電信、金融、教育等“國”字號企業扎堆的行業,抗擊金融危機能力較其他中小企業強,它們對新產品的需求也相對穩定。一位政府機關人員介紹說,“今年國家提升經濟的4萬億投資對關鍵行業信息化建設起到了積極影響,也刺激了4路服務器市場的增長。”
浪潮的業績單讓國外廠商吃驚之余,也多少讓國內廠商感到欣慰。不僅在市場占有率上加大力度,浪潮集團還將關注度投向了技術研發。今年8月,浪潮集團收購了德國奇夢達位于中國的研發中心(詳情參閱本刊第184期《政府撐腰浪潮吞下奇夢達中國研發孫丕恕欲做國內存儲芯片第一》文),通過此途徑來進一步完善浪潮研發鏈條,在芯片設計方面砸下重錘。除此之外,他們還計劃今年投入16億元進行研發,金額同比增長24%。
本土品牌不僅要面對來自國際廠商的擠壓,還要應對國內同行的競爭。在國內服務器品牌中,浪潮和聯想的競爭一直處于膠著狀態。2008年,聯想依托PC積累的渠道優勢,已經成為部門級服務器領域的國產領頭羊,對浪潮形成了較大壓力。
向技術、服務進發
有國產服務器廠商高管指出,目前在我國商用計算、金融、電信等重要領域都被國外的產品所壟斷,本土服務器廠商欲擺脫目前的價格泥潭、徘徊于中低端市場的尷尬局面,還需加強對技術和服務的投入。
“在我國服務器領域中,中外品牌的競爭格局呈‘金字塔’形狀”,一位長期觀察服務器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高端市場國外的廠商有比較大的優勢,越往高端,國內廠商的份額越小,反之越往低端,國內廠商的份額就越大。
對于在高端領域的打拼,王恩東等國內服務器行業高管也承認困難重重,“做到銷售量的增長并不難,而做到核心競爭力,這對國內廠商而言是最大的挑戰”。盡管浪潮收購了奇夢達位于西安的研發中心,且擁有國內唯一面向服務器和存儲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但要追趕國際廠商的腳步,差距仍很大。
不僅如此,在售后的產品服務上,國內企業同樣遜色于國際大廠。一家地方信息技術公司與IBM合作多年,他們對合作的感觸頗深。該公司員工告訴本刊記者,相比國內服務器廠商,IBM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給企業提供各個方面的扶持和幫助,涉及到商務、技術、管理等多方面,IBM能夠帶領渠道伙伴不斷成長和進步”,這也正是本土廠商所缺乏的。
“高端產品有自己的特點,不是海量的生產,它的單臺價值很高、應用很復雜”,王恩東說,這需要國內廠商進行多種軟硬件的配合。從2001年浪潮服務器產品中首次應用英特爾處理器開始,浪潮和國際電子廠商的合作就沒有終止。今年9月,浪潮不甘于硬件的銷售,還與英特爾一起聯手,將勢頭轉向了覆蓋系統和軟件的動漫生產業務流程的解決方案。此舉被業界看做是浪潮集團攜手英特爾在中國市場上的進一步擴張。
國內服務器廠商正在對高端領域全力進發且有所成績,但能否趕上國際廠商的步伐,業界不表樂觀。“我國高端領域真正崛起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韓俊說。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富士通英國公司工會在上周五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罷工行動將在本周五舉行,同時在明年的1月7日、8日、11日、14日都會舉行類似的罷工活動。 北京時間12月15日凌晨消息,據國外媒體昨日報道,富士通的英國員工將連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端服務器市場國內廠商小有斬獲 比肩跨國品牌仍是困難重重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