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王小凡 現場報道)2009年12月18日,由《IT時代周刊》主辦、IT商業新聞網、傳媒領袖網協辦的第五屆年會在亮馬河會議中心隆重舉辦。此次年會以“綠色唱響新時代--IT推動商業變革”為主題,將目光投向企業如何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論壇將廣泛邀請金融、電信、IT和傳統企業的領軍人物以及業界專家和政府官員,全方位探討金融海嘯中的企業變革,并從技術創新、營銷模式、運營管理等方面全角度多方位解讀IT技術如何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推動商業變革。
思科全球副總裁林正剛應邀出席了此次年會,并做了題為《信息化打造新城市》主題演講。有藝術家氣質的林總談吐風趣,他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
思科全球副總裁、思科中國副董事長兼總裁 林正剛
他講到,過去一年很幸運參與了一個新城市的改建,建設的一個項目是在韓國的仁川,這個城市是一個好老,很舊的工業城市,在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小小的是工業產品的集散地,很多碼頭,裝置都很老。但是,10年前韓國政府有一個很宏偉的計劃,將它從一個工業化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我們很幸運參與了這個項目,然后將這個項目連到我們國家面臨一個城市化很大很大的一個契機,跟信息化直接有關聯。
談到城市與信息化的聯系,思科全球副總裁林正剛談到了四個重要理念:
第一信息應該首先是作為一種公共服務。比如今天我們國家的信息,特別是寬頻還沒有到公共服務的程度,公共服務要像水電、煤氣一樣。
第二就是整合,經過30年信息化的發展,做了不少的結果出來,但是很可惜這些結果都是信息的孤島。從他第一天來到中國做信息化推動的時候1986年,也已經20幾年了,當時已經有了信息孤島的一個說法,但是到今天為止還沒有解決。第三是商業模式,打造一個新的城市的關鍵,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技術,而是一個商業模式不一樣。
第四是最重要一點,跟IT有直接的關系。思科全球副總裁林正剛先生給大家將了一個他與建筑設計師的故事。他講到:“有一次跟一個很出名的建筑設計師在他設計了很多漂亮的樓宇,在過程里面我特別有一個領悟,他對IT一竊不通,到現在為止如果有人不同意見,我可以聽聽,我做20幾年信息化項目,我可以大膽這么說,現在我看到的信息化項目都是滯后的,樓蓋好了你來看看怎么信息化,這個東西做好了來看看怎么信息化。我說這句話信息還沒有開始就是這么來的,信息化什么時候正式開始,是當所有這些建筑的設計師用IT作為建筑材料,那么信息化就開始了。”
林正剛認為未來15到20年,我們國家需要把3億人口甚至更多從農村移到城市。原因在于,農村人口超過50%,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GDP90%來自城市,農村基本上是一個相對生產力比較低的地方。所以,必然需要將我們的城市人口大大提上去,從我們十幾億人口拿3億搬到城市里一點都不夸張,但是3億人口相等于美國的人口,這個挑戰很大。他同時表示,挑戰大同時機會也很大。國家有2個選擇,一個就是繼續用現在打造新城市的手法,這種方式繼續做下去,繼續對環境做出破壞,繼續在節能方面碰到挑戰,或者選擇新的方法。他認為,新的方法跟信息化,跟綠色技術有很大的關系。
最后思科副總裁林正剛表示,將來IT在城市化需要扮演一個更核心的角色,特別新城市在中國打造的機會很大,如果國家能抓緊這個契機,將會得到跨越式的進步。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老虎和狐貍的共同點是什么?郭臺銘給出的答案是:速度。郭臺銘談及鴻海系時,將“速度”定義為鴻海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郭臺銘稱鴻海不僅有老虎的力量,也有狐貍的靈巧,更有兩者“速度取勝”之長。 保持對一些企業和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思科副總裁林正剛:信息化創造新城市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