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消息,日本資源貧乏,但松下、佳能等高科技公司正從有毒電子廢棄物的垃圾山中挖寶,將環境污染問題轉化為龐大商機。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廢棄物再利用中心主任森口佑一近日表示,由于中國不斷吸收日本的廢棄物材料,導致日本回收業的來源短缺。
松下與佳能表現積極
日本歷經1950至1970年代的快速崛起,成為亞洲經濟的火車頭,經濟與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時,往往以環境的毀滅為代價。
日本政府之后加強了排放標準與防護措施,2001年也推動回收制度,要求每個家庭將可然垃圾與紙類、玻璃、鋁罐分開。最近也推動一項計劃,鼓勵手機使用者將舊手機回收給手機制造商。
目前,每年掩埋垃圾量約已降到1990年水平的三分之一。
大型科技公司已在回收環保的領域中耕耘多時,松下公司便為其中的楷模,在大阪市近郊成立的生態科技中心(Panasonic Eco Technology Center), 工人操作機器拆解平面電視、冰箱與冷氣等電器,將金屬與塑料零件分開便回收。
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金屬,例如價格逐漸攀升的銅。其它有毒重金屬與氣體也在此析出。該科技中心經理前原豐表示,約有90%的分解零件可以回收再利用。佳能公司也早在20年前便開始回收打印機的墨粉盒,現在佳能的打印機使用90%的回收零件。
日本要建造跨國回收體系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廢棄物再利用中心主任森口佑一說:“全球化經濟正對廢棄物材料回收造成沖擊。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不斷吸收日本的廢棄物材料,導致日本回收業的來源短缺。”他還表示,由于使用危險且原始的方式,例如在戶外燃燒塑料以取出金屬,日本造成的污染也會成為亞洲其它國家的健康與環境問題。森口佑一說:“日本必須建造跨國回收體系,以充分利用日本科技。”長遠來看,森口佑一稱:“重要的是利用環保原料制造的產品,兼顧節能與低污染,否則依賴有限的資源,如石油,將對未來造成問題。”佳能公司與合成纖維商東麗集團已共同研發玉米制的高質量塑料,佳能公司已用來制作辦公用的鍵盤與機器零件。
佳能公司表示,要將研究拓展到各種環保材料,必須有其它公司的合作,包含主要的材料制造商。負責佳能公司環境政策的經理巖下說:“我們無法獨自成功,我們需要與一整個團隊合作。”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2009年12月18日,由《IT時代周刊》主辦、IT商業新聞網、傳媒領袖網協辦的第五屆年會在亮馬河會議中心隆重舉辦。富士通信息系統有限公司CTO周一平先生參加了會議,并在“IT推動商業變革”為主題的分論壇中分享了富士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科技企業與中國爭奪電子廢棄物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