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眾多開源瀏覽器勝利的一年。微軟公司抑制開源對手的能力正在被削弱。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atCounter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在全球瀏覽器的使用中,Firefox 3.5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瀏覽器,超過了IE7。隨著Windows 7的發布,IE8的市場份額出現了較快的增長,不過在過去幾個月里Firefox的全球市場份額出現了激增。
當然,這些數據是從全球角度來說,在美國,IE8仍然領先于Firefox 3.5,在歐洲,Firefox 3.5則早在夏季就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一款瀏覽器。Firefox在全球用戶的激增也推動了IE6在走向消亡之路上的步伐,不過在很多國家和地區IE6仍然牢牢掌控著瀏覽器市場。IE6的全球市場份額為14%,在美國和歐洲的份額約為5%至7%,但是在韓國和中國等地這一數字高出很多,高達60%。詳細信息請參看:Firefox 3.5超過IE7成為最流行瀏覽器
盡管微軟瀏覽器市場份額在近期大幅下降,但是迫于壓力,微軟公司終于向歐盟妥協,在歐洲境內,微軟將在包括Windows XP、Windows Vista以及Windows 7在內的產品中提供一個瀏覽器選擇屏,允許消費者自行選擇安裝首選瀏覽器。首批瀏覽器名單請參看:微軟操作系統首選12種瀏覽器名單曝光。
這對于開源社區來說是次重大的勝利。根據Net Applications最近的一次調查,微軟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市場占有率從2009年1月起下降了超過百分之五。在年初,Internet Explorer的市場占有率接近70%,而在2008年中,其市場占有率超過75%。
Internet Explorer市場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兩大主流開源瀏覽器的崛起-Mozilla Firefox和Google Chrome。Google的Chrome瀏覽器市場占有率從2009年初的1.5%上升到4%。而Google Chrome瀏覽器面世僅僅14個月。而隨著Google網絡操作系統的發布,Chrome瀏覽器的市場占有率還將進一步上升。
同時,開源瀏覽器的主導者Mozilla Firefox,其市場占有率在去年一年提高了3%,在最近一次的調查中,其市場占有率超過25%。而在2009年初,其市場占有率維持在22%左右。
根據Net Applications的調查,Opera瀏覽器(非開源)的市場占有率基本維持在2%不變。
目前看來,Internet Explorer的主導地位正在削弱。當然,微軟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統仍舊壟斷市場,但是隨著Google網絡操作系統概念的提出,這種壟斷的現狀還能維持多久我們不得而知。微軟公司在瀏覽器市場上的日益衰敗是開源對手們發展自身的一次機會。2010年的瀏覽器市場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臺灣地區上周發生大地震,友達生產機臺也受到影響,生產參數重新調整,初步了解,影響程度在一天的產能,李焜耀說,目前生產線正加緊趕工,應可順利回補,只是目前玻璃供應也相當吃緊。 12月24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09年開源瀏覽器表現強勢 IE反擊進行時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