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碩智能手機P835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陳伶帆)上網本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07年末,第一臺產品由華碩制造,其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一問世即備受市場熱捧。然而受2008年末經濟危機影響,再加上受到筆記本市場不斷降價擠壓、性能更高替代品出現,上網本市場剛一成長,便已有了“老年遲暮”的衰退跡象。
華碩作為“上網本”開拓者的市場表現得“起了大早趕了晚集”,上網本戰略被快速復制且對其造成巨大發展壓力的事實,華碩今年僅推出2或3款上網本新品,相比去年的20多款EeePC產品,作為上網本鼻祖的華碩公司似乎已經開始了對上網本產品市場戰略的調整。
12月23日,華碩電腦中國業務總部近期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劃分為系統業務總部、開放平臺業務總部以及手持業務總部,負責人(即業務總部總經理)分別由石文宏、王俊人和唐世林擔任,其中石文宏同時擔任華碩電腦中國業務總部董事長。
華碩此次調整的寓意是希望內部價值流更加精實。
據了解,中國區架構到位后,華碩將首先在手持設備上發力,預計公司的智能手機新品將在2010年初上市。
得益于應用技術與無線網絡技術的進展,智能手機爆發出強勁的活力,隨著中國3G網絡的布局開始,智能手機仿佛在各個方面都在迎頭趕上筆記本。
賽迪顧問一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進軍上網本還不如推出新款智能手機的利潤更高。
華碩殺入智能手機并非偶然,該公司雖然從PC起家,但從很早就開始向3C轉型,曾先后成功的打開筆記本、PDA等3C產品的市場。華碩在手機領域的積累是從代工開始的。通過代工,華碩逐漸熟悉了手機的生產制造流程,積累智能手機研發、生產、銷售經驗。最近幾個月,華碩已經在發售他們自己的智能手機。
然而,華碩進軍智能手機市場,步履維艱。
據了解,目前在智能手機領域,諾基亞旗下Symbian市場份額最大;iPhone的成功掀起了新的競爭;黑莓制造商以其大膽的設計帶來了觸摸屏手機風暴;摩托羅拉的新款智能手機被冠以 “iPhone殺手”之名;而宏基、戴爾、惠普、蘋果、東芝等PC廠商早已介入該市場。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中找到獨特的賣點使其在紛雜的移動市場中突出,這是很難的”!面對強手林立的智能手機市場,華碩能否如愿分一杯羹還是個未知數,之前甚至已有報告稱:除了蘋果, PC廠商進軍智能手機成績黯淡。華碩雖然多年來在智能手機市場默默耕耘,但一直難有起色。
無可否認,對于擁有豐富筆記本與掌上電腦生產經驗的PC廠商而言,擁有豐富的PDA生產經驗的華碩等品牌,并不存在著智能手機的技術門檻。然而,PC廠商在規劃智能手機時依然遵循著傳統的“PC思路”,在手機易用性與人性化設計上卻與傳統手機品牌相差甚遠。缺少技術優勢與品牌效應,PC品牌難以叫板傳統手機廠商。從目前看來,PC品牌涉水智能手機只能說是自尋死路。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韓國總統辦公室發布公告稱,考慮到韓國企業在迅速增長的中國液晶電視市場開展業務的需要,也為了增強兩國之間的商業合作,韓國政府已批準向中國出口其關鍵的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技術。 12月24日,韓國政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碩冷落上網本轉戰智能手機前途坎坷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