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消息,據臺灣《商業周刊》報道,小小的插座,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熱的科技話題。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數據,2010年全球智能電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約合新臺幣6475億元)。
以下為報道全文:
你知道,你每天在家里,用洗衣機、吹風機、冷氣或是電視時,一定會用到的電源插座,已經變成一塊兵家必爭之地了嗎?
因為, 在“智能電網”(Smart Grid)誕生后,這些輸出電力的插座,未來可以上網、控制電器、甚至能把家里太陽能電板所生的電力,回傳給電力公司;小小的插座,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熱的科技話題。
智能電網是電力傳輸技術的改變。現有的供電系統,無法分辨終端用電量大小,常造成浪費,智能電網在供電時,可依不同時段的實際用量,調節分配,因而有節能效果。今年《時代》雜志將智能電網相關產品評選為年度十大發明之一;智能電網相關概念股,是今年以來美國股市漲幅最高的類股;美國總統歐巴馬競選時對智能電網的承諾,也在今年兌現。
由于各國紛紛建置智能電網系統、更新設備,帶來龐大的商機。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數據,2010年全球智能電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二百億美元(約合新臺幣六千四百七十五億元)。
臺灣“資策會”預計,到了2012年,臺灣智能電網所衍生出的商機,將達到新臺幣六百億元。今年底,臺灣電力公司將采購第一批智能電表,臺灣的智能電網雛形,跨出了第一步。
臺電率先采購電表抄表員將走入歷史
未來,當電力系統全部更換為智能電網,你的電費單上,將會多出好幾項信息。你將會看到一個“用電曲線”,告訴你一天當中,每一個小時的用電情況;電力公司將會采用“時間電價”的收費方式,換句話說,你在尖峰時間用的電,將會比在離峰時間用的電來得貴。為了降低電費的支出,或許你會盡量選在每天冷門的用電時間,才使用高耗能的電器。
至于抄表員,你將永遠不會再看到他,因為智能電網,已經把電流統統變成“信息流”,所有用戶的用電情況,都通過智能電網直接傳輸回電力公司,再也不需要有人拿著紙筆挨家挨戶地抄寫了。
對電力公司而言,因為可以清楚掌握用電戶每一時間的用電需求,得以更有效的配置電力傳輸系統。一位臺電公司的主管說,“通過智能電網和時間電價的搭配,用戶可以“移轉負載”,讓用電的尖峰和離峰變得不明顯,發電的成本也會跟著下降。”當發電成本下降,電價也會跟著調降,直接受惠的,還是每個月都要繳電費的使用者。
家戶還可賺錢安裝太陽能板將電力回售
不止如此,智能電網更可以讓你家變成小型電力公司。舉例來說,當使用者在家中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板,一旦這個電板的發電量,大于家中的用電量,多出來的電,將可以通過智能電網“回售”給電力公司,這是過去僅能單向傳輸的模擬式電網無法做到的。
然而, 智能電網可以做的,比你想象的多更多。通過智能電網,“未來,電力公司也可能變成電信公司,”“資策會”分析師龔俊光說。
想象一下,當你把計算機插上插座,就可以上網;你人在公司,就能遙控家中的電飯鍋,到家時飯已經煮好……智能電網所發展出來的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電力線通訊) 技術,有機會讓“智能家庭”的夢想成真,也讓每個人家里的插座,變成運營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電力線”將是繼“電話線”(固網)之后,唯一一條連接到家家戶戶的線路。
搶攻電力線“最后一哩”電信業各方角力,暗潮洶涌據了解,中華電信就正積極搶攻這塊大餅,希望臺灣電力公司,能獨家和中華電信合作;而臺灣大哥大和遠傳等運營商,也在臺面下聯手防堵,不讓已經獨占固網的中華電信再取得電力線這一條寶貴的、現成的“最后一哩”線路。
四十年前,“互聯網”(Internet)的發明徹底改變人類分享信息的方法;四十年后,智能電網的發明,也將徹底改變人類對電力的認識。這場“電網2.0”的革命,已經開始在你我的生活中發生,你,準備好了嗎?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2010年將是Windows7之年——這將成為事實,要知道Windows7在2009年已經表現得非常不錯。微軟對Windows7的表現贊不絕口,人們應對此充滿信心。 12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2009年即將結束之際,國外著名IT媒體P>>>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一個小插座 掀起兩百億美元商機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