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公司一直把自己定義為高端公司,它不屑與宏碁這樣的“只會靠低端產品獲得份額”的廠商來競爭。
與往年不同的是,邁克爾·戴爾今年兩次訪華。3月份那次,他給業界帶來信心;9月份這次,他給教育界帶來愛心。
如今的戴爾公司早已不是只會裝配電腦,通過電話和網絡來銷售產品的硬件公司。甚至它對被宏碁趕超,都不感到一絲焦急。戴爾公司對宏碁充滿了不屑,認為宏碁是一個低端公司,只會靠著低端產品獲得份額,而戴爾則是一個“貴族”公司,追求的是均衡、健康、有利潤地實現增長。
這個不是老涼杜撰,可以看這篇報道,“戴爾:我們不會犧牲利潤換份額暗諷宏碁只顧低端”。
是大度?還是無爭?戴爾的這種自信有可能是在戴爾公司的發展中慢慢形成的。我相信在他們剛起步時,自己就是一個裝配電腦的公司,就好似中關村很多攢機商一樣而已。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完全超然了。
從戴爾第三季度的業績來看,戴爾商業業務實現增長,但是消費類業務則發展不利。
戴爾方面對這個業績還是表示了認可,畢竟戴爾商業業務占據了戴爾總業務的80%,而在Q3時,商用業務的復蘇較慢,不想消費類業務那么回暖迅速。
今年,戴爾還高價收購了佩羅,使其IT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每當邁克爾·戴爾訪華時,都會有記者問起“戴爾公司何時會展開收購?看中了哪些領域?”等問題,讓人感覺十分糾結。
今年3月份,正值全球經濟危機蔓延,邁克爾·戴爾來到中國,給中國帶來了信心,也帶了了答案。總結來說,戴爾不是印鈔票的,收購不能沖動,收購肯定還會在服務領域。
邁克爾·戴爾身經百戰磨練出來的標準答案,總是讓媒體束手無策又可以適當捕風捉影。
第二次訪華時靜悄悄的。那是在教育部,邁克爾·戴爾與教育部高層簽約之后,就遁去機場了。貌似其訪問中國的時間也就是幾個小時。這次,邁克爾·戴爾讓戴爾公司再次扮演企業公民,
此前,戴爾還面向中小學生推出了“互聯課堂”項目,通過上網本,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實現一對一教學。
早幾年,有關戴爾推出手機的消息千變萬化:收購moto、收購Palm……版本很多。在和中移動的OPhone上選擇了進入手機市場的契機,雖然先期推出的產品并非3G,但是這已經給業界一個濃烈的信號,PC廠商迅速向移動互聯網市場轉移,聯想、宏碁、惠普等都這么做了。
邁克爾·戴爾幾年前復出時,提出了戴爾2.0戰略,其精髓就是與客戶距離更近。如今已經戴爾公司已經不再提這個戰略或口號了,因為他們基本上已經做到了——不僅僅固守在直銷模式上。
戴爾公司不像聯想、英特爾那么光鮮,但是其企業級業務已經非常完善,包括云計算、綠色數據中心、虛擬化、存儲、IT服務等等等,戴爾的下一步是邁向全能。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日前,谷歌在美國加州總部展示了此前充滿各種猜測和傳聞的ChromeOS操作系統。該公司稱,正與部分計算機制造商合作,爭取趕在明年圣誕節之前將該操作系統應用到低成本的上網本。 谷歌希望Chrome OS成為對壘微軟的又一>>>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19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