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環境不斷變化下,用友正在努力轉型,躋身云計算浪潮中。
近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舉辦“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高層研討會”上,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企業云促進兩化融合》的主題演講中,其中介紹了南方水泥、聯想移動等四個用友企業云的成功案例,吸引了眾多與會者的目光。
在云計算浪潮中,用友自身是如何轉型的?下一代企業計算,中國的機遇在哪里?垂直整合如何實現軟硬一體化?帶著三個疑問,記者在論壇間隙采訪了王文京。
用友自身如何轉型?
作為有著24年歷史的軟件企業,用友針對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局勢,如何推進自身的轉型升級?
王文京表示,用友下一步轉型發展的方向是行業化、服務化、平臺化。
他給記者詳解了“三化”:
第一,行業化。
在王文京看來,企業應用是分層次的。辦公、協同、基礎后臺管理沒有太多行業特性,可以做到標準、通用。一旦涉及到業務管理,涉及到財務、人力資源和業務相關的問題,業務系統行業化特性就呈現出來,所以用友的第一個方向就是行業化。
第二,服務化。用友不光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還為客戶提供服務,據悉,用友服務有兩個,一是原有IT系統相關的服務以及咨詢服務,二是基于云平臺的云服務。
第三,平臺化。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服務,將會是一個平臺服務模式。一改原有的軟件包安裝方式,通過用友企業云平臺等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在平臺化模式下,行業問題將用兩個辦法來解決,一是提供一些行業的應用和服務,二是集成第三方專業服務商在同一平臺上共同為企業客戶服務。
下一代企業計算創新在中國?
此前王文京曾在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提出下一代企業計算創新在中國的觀點,這如何理解?
王文京的解釋是:第一,綜合環境因素。第二,自身產業發展需要。
從綜合條件因素講,做一代計算機創新需要很多中國的環境和條件,需根據中國經濟規模、企業數量、信息終端產品裝機量以及中國企業自身在經營管理實踐上的創新發展做出相應的的改變。此外就是東方思維,中國本土軟件IT產業在技術和產品研發上經過20年發展的積累,中國文化因素在新階段創新發展上有一些獨特作用,把這些東西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綜合的環境。
王文京認為,從產業自身發展來講,中國確實也需要有這樣的突破和創新,只有通過突破和創新,國內廠商才能實現跟國際廠商競爭,實現真正跨越式的發展。希望結合新技術、新模式,特別是結合中國企業的應用商業環境和市場環境,進行下一代企業計算的創新。原來只在應用平臺層面就足夠了,在這個創新過程里面會涉及到基礎軟件,所以用友計劃要進入大數據處理等相關基礎軟件處理領域。
垂直整合如何實現軟硬一體化?
IT產業現在兩個趨勢,一是跨領域的橫向融合,二是產業垂直整合。在這種背景下,很多企業級廠商都在做軟硬整合化。那么用友作為軟件廠商,怎么應對這樣一個維度的挑戰?
王文京表示,用友此前一直在做橫向融合,今后在云服務下面跟電信運營商會有更多合作。
他認為,垂直整合對軟件行業影響很大。用友為了順應垂直整合的趨勢,所以要做一些基礎軟件相關的系統。在軟硬一體化方面,用友其實已經做了兩個動作,一是NC做的大數據分析,2010年就推出了AE系統,把數據分析處理應用系統跟專用的服務器對接;二是今年與華為合作推出U8一體機,把應用系統和各種基礎軟件、硬件結合在一起。
現在產業從原來水平分工轉向垂直整合,用友要構建和發展基于下一代企業計算的新企業云服務,必須與應用服務、應用平臺甚至相關技術系統結合起來整合發展。
做財務軟件,用友服務了30萬家企業;做企業管理軟件,用友服務了150萬家企業,做云服務提供商,王文京的目標是服務上千萬家企業。
推薦閱讀
這是互聯網最古老的生意之一,至今仍然有人依靠這個生意上市、融資、完成從屌絲到互聯網大佬的華麗轉身。靠著360瀏覽器的贏利,周鴻祎最終得以用復雜的贏利模式進軍美國資本市場,功成名就。而他最佩服的人,就是最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計算機世界:三問王文京 用友何處去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29/14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