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 (記者 于麟) 7月18日消息,教育類移動互聯網APP應用,嚴格意義上講并非全部是實體教育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延伸。由于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娛樂性及互動性較強,在同教育過程進行結合時,會被衍生出更多業務和功能上的可能。
兒童教育軟件研究機構工程師爸爸網創始人、總經理李文華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采訪時表示,教育app顯著改善了兒童傳統教育媒介的表現能力,兒童非常感興趣,家長愿意投入,這三個方面都預示著教育app未來良好的發展空間。
背單詞App軟件拓詞CEO薛淡也向IT商業新聞網稱,在娛樂、社交和購物幾個需求被一定程度滿足后,同樣作為基本需求的教育必將被逐步觸發。
正所謂古語中之“書中自有黃金屋”,商業模式的嵌入是個別應用必須經歷的一環,不過在目前來看,整個教育類APP的發展也僅處于用戶量的積累階段。
IT商業新聞網通過不完全調查統計發現,目前教育類APP可以大致分成趣味問答游戲、外語學習、幼兒教育、百科常識等幾大類,且其中大部分應用中具備有加入商業經營因素的可能性。
教育類APP暗隱巨大金礦
幼兒教育應用軟件寶寶巴士運營部經理鄭蕓向記者介紹,因為寶寶巴士做的是學齡前的兒童教育產品,因此我們必須放棄掉大部分的盈利效果非常好的盈利模式,比如積分墻、道具等等。“我們只采用2種方式:付費下載,或免費的產品內含一些有選擇的廣告條。”鄭蕓對IT商業新聞網如是說。
記者從蘋果商店上看到,目前教育類App時下熱門應用主要集中在嬰幼兒教育、語言學習領域,數量上仍是以國外相關應用居多,但排名靠前多為國內應用。
而在作者方面,個人開發產品與公司開發產品并駕齊驅,單從軟件界面及用戶體驗上看未能出現明顯優劣區別,且部分個人開發產品也能上到付費榜靠前位置。以目前在蘋果APP中排行較前的知識趣味問答類為例,除可對應用程序進行收費下載外,程序中內嵌廣告或問題中嵌入廣告均已作為盈利方向進行嘗試。
調查顯示,中國嬰幼兒數量目前已達1.08億,其中0~3歲嬰幼兒保守估計約為7000萬。按照主流研究機構預測,隨著80后父母數碼電子產品消費率的提升,僅嬰幼兒早教市場需求,保守估計至少在1萬億元,2015年可達到2萬億元規模。由此可見,教育類App市場潛力至今仍未完全釋放。
不過,教育產業本身的復雜性,與App這種新興表現形式的結合,注定會產生眾多不確定因素。
從“教育”二字深涵的專業與責任屬性而言,同App與生俱來的娛樂特征理論上講將格格不入。在實際操作中,教育類應用涉及專業知識,但大多數開發者或商業公司不具備正規的教育資質,需要向教育機構或其他專業知識掌握者獲取正規(正確)的知識內容。
例如像“拓詞”這種背單詞類應用,對知識內容的準確度和詞庫來源要求相對要高。創始人薛淡對記者表示,目前的詞庫主體是互聯網搜集公開資料,加以校對而成,判定可能涉及版權的素材一概不予采用,自有版權的詞庫開發和合作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
此外,對于用戶的具體定位,無法像游戲應用、工具應用等其他應用那樣準確。比如趣味知識問答類應用,雖然能夠在短期擁有用戶搜集的優勢,但很難對具體的用戶進行屬性定位,這類應用因為偏于娛樂,無法確定用戶的價值取向,從而很難獲得品牌廣告主的認可。
據李文華介紹,目前國內已經有130多家從業者,部分從出版社轉型,部分是互聯網公司團隊創業,比較多是創業者。教育app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和關注。但是礙于目前國內越獄盜版市場發展,以及用戶付費意愿的相對低下,教育app開發團隊現在還有較大盈利困難。另外,這個市場屬于早期,無論從內容的深度,以及從業者專業能力的發展上,都還有一個發展過程。
而薛淡也坦誠,教育類App目前多處在探路階段,不同產品往往思路上差異也頗大,尚構不成明顯競爭,相對游戲和電子商務等成熟領域,做教育應用更像是啃硬骨頭,可供參照的成功案例有限,尚未發現相比其他app有明顯特殊性。
推薦閱讀
7月17日消息,1997年6月26日,尤金·卡巴斯基帶領其他聯合創始人,共同成立了卡巴斯基實驗室,剛成立時,公司只有20名員工。而在成立的15周年的2012年,卡巴斯基實驗室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私營安全公司,業務遍及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29/14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