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澠)7月19日消息,增速放緩的戴爾把希望放在中國市場身上,但中國區業務增長卻顯放緩。
IT商業新聞網獲悉,昨日,戴爾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對外表示,現在的戴爾正面臨業務增速放緩等挑戰,他仍看好中國等新興市場。2011年全球PC出貨量為3.528億臺,雖然比2010年的3.509億臺仍有0.5%的微增,但相比平板電腦千萬級的3倍增長,頗有雞肋味道。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邁克爾·戴爾盛贊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已是戴爾在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戴爾中國區的業務增速超過了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年營收貢獻約50億美元,填補了發達地區市場PC機消費不斷下滑的空缺。
不過,他也承認,中國區的業務增速也顯出放緩態勢,“我們在中國市場上面臨一些挑戰。對我們來說,新興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今年5月,戴爾發布的2013財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證實了這一態勢:戴爾中國區營收同比增長9%。這一增長遠遠低于過去幾個季度。事實上,戴爾中國區增長疲軟之態去年四季度即已顯現,當時的增速為15%。
而在此之前,戴爾中國在過去至少4個季度里營收都保持了20%的同比增長率,其中2012財年前三個季度的增長率分別是22%、20%、23%。為何曾經連續高速增長的中國區業務走慢?邁克爾·戴爾提出的理由之一是宏觀經濟問題,上周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創下三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資深電子產業觀察人士李易認為,宏觀經濟原因確實存在。國內個人消費領域中,PC的增長已很有限,更多需依賴中小企業市場、政府訂單等。“在總盤子變小后,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中國市場,戴爾的渠道能力和政府關系等顯然弱于聯想,放緩并不能算意外。”這對戴爾不是個好消息。新興市場可謂是如今全球PC市場增長的關鍵推力。Gartner調研主管蘭吉特·阿特瓦爾(Ranjit Atwal)稱,直到2016年為止,PC業務的大多數增長都將來自于新興市場國家。而戴爾也表示,新興市場的人口增長比發達國家市場快,這將推動企業未來10到20年的技術發展。
此外,增長放緩或與戴爾還在持續轉型有關。自2008年以來,這家公司加快了向綜合IT服務提供商角色轉換的腳步,先后進行了至少十多次收購。相對PC稀薄的利潤空間,他更愿意追隨“IBM好榜樣”,如此近年來它在全球PC業排名一降再降,從全球頭名降至第四。
他們看來也并太不在意。本周二,邁克爾·戴爾宣布該公司將啟動一個6000萬美元的基金來對存儲領域創業公司進行投資。
推薦閱讀
按通用會計準則,到6月30日止的四財季,微軟營收180.59億美元,運營利潤1.92億美元,上年同期分別為173.67億美元和61.71億美元。今年四財季包括61.93億美元的商譽減記,5.4億美元遞延營收。 【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戴爾中國區業務增長放緩 稱受當地經濟影響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29/14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