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在如此大好形勢下,電子商務企業普遍很容易融到資。但在收入增長數倍、融到幾輪投資也虧損不少錢之后,電子商務企業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于投資機構的吸引力在大幅下降,整個行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僅從表象看,與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的廣告投入已經明顯減少。
電商企業不理性
在今年火爆發展的電子商務領域,團購無疑是一匹巨大的黑馬。從0到5000家,國內的團購行業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然而作為團購網站的一員,糯米網CEO沈博陽在今年看到了不少“失去理性”的同行們。
沈博陽提到,國內電商目前存在兩個問題。其一是熱錢過多導致企業喪失理性,其二則是對于團購行業而言,中國本地商家的信用機制和運營水平與美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熱錢太多,導致一些企業不理性。有的老板告訴員工‘你們花吧,VC拿的錢不花白不花’。也有些企業為了留住人才,承諾‘你只要幾年不離職,我就可以給你多少錢’。”在沈博陽看來,“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為”。
投資方欠缺理性
身為夢芭莎、麥包包等多家電商企業投資方,清科集團CEO倪正東對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態深有體會。“投資的時候,我看這些公司的財務報表,收入增長普遍是幾倍到幾十倍,可能現在已經增長到了上千倍。然而,當我們看利潤時,數量級可能是幾千萬,但前面還有個減號——是負的幾千萬。”
倪正東認為,電子商務的船現在已經到了海洋中間,回去不太可能,上市又沒有那么快,也沒有那么容易。企業壓力大,創業者壓力更大,這個行業就出現動蕩。不過盡管電商正在“動蕩”,但作為投資人,倪正東仍然看好電商在今后的發展。
“電子商務企業的交易額仍在不斷創造新紀錄,市場環境也越來越成熟,最后有很多公司會成功。”他表示,不是所有投資人都能賺錢,虧損者的比例至少為50%。作為企業而言,“堅持”是此時最應去做的。“電商(www.oumuer.cn)還是要堅持,探索如何在沒有IPO的情況下活下去,而不要想著怎么把競爭對手干掉。這個時候應該想如何讓自己生存下去。生存才能發展。”
消費者也需要理性
在2011年11月11日這百年一遇的“世紀光棍節”強勢來襲之時,各大電商卯足了勁,相繼出臺各種促銷活動。僅一天時間,淘寶商城交易額就突破33.6億元,淘寶商城和淘寶網總支付寶交易額突破52億元。
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CEO丁國棟分析認為,光棍節成為電商的專屬促銷季,說明網友對這樣的集中促銷是十分感興趣的。但是所有電商都投入進去,就使得網站競爭變得格外激烈。而人力物力財力的高投入未必會達到應有的效果,促銷過后應引起行業內人士更多思考,一窩蜂的擠同一天的銷售份額對電商是利是弊。
另外,丁國棟認為消費者在青睞電商的同時,還需要保持冷靜,多方比較后才能買得更實惠。要知道商家再低價促銷,其本質還是為了賺錢,促銷之后的退貨換貨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困擾。
推薦閱讀
天價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近日,來自伊春的一家有機豬肉商高調殺入大連市場,一斤有機豬肉售價140多元,達到普通豬肉的10倍,引起了高端消費者尤其是同行業的高度關注,民眾大呼傷不起。140元的天價豬肉到底什么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子商務發展離不開對理性的追求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08/1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