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日益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產生活與互聯網密不可分,電子商務也隨之發展得如火如荼,以阿里巴巴、慧聰、際通寶為代表的B2B,以京東商城、淘寶商城為代表的B2C,以淘寶為代表的C2C,越來越受到傳統企業的關注。
可是如此之多的電子商務模式,讓大多數企業迷茫了,不知道該怎樣去選擇適合自身的電子商務發展方式。一旦認識不夠、決策失誤了,只會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如今不少企業都在電子商務的戰爭中敗下陣來。
早在2007年,報喜鳥就高調推出EBONO電子商務網站,在網上直銷商務男裝,但到今年上半年,EBONO 電子商務業務“依然進展不順利”。 就在9月29日,美邦服飾發布公告,剝離電商業務,轉給大股東打理。與此同時,2011年電商第一代經理人也迅速“凋零”,李寧電子商務負責人林礪、格蘭仕電子商務部部長趙志、九陽股份電商負責人離職的消息紛紛見諸媒體。
傳統企業做電子商務,為何步履維艱?是否真如外界所猜測的那樣,相比純電子商務企業,傳統企業燒錢不夠豪氣?還是傳統企業根本就不適合來做電子商務呢?
“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緊密結合是將來發展趨勢。”際通寶首席執行官丁國棟認為,電子商務應該是是線上業務與線下業務的結合。對于從線下渠道起家的傳統企業而言,他們對于線下資源的整合與把控能力是比較強的,在進軍電子商務時是有優勢的,只不過由線下拓展到線上是另一種渠道的拓展。目前入駐電子商務的傳統企業,主要是通過自建和選擇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來做自己的網站平臺。
自建電子商務平臺是許多商家追求的目標,可以有效解決商家選擇其他網絡營銷途徑帶來的壓力和問題,方便企業管理,能夠掌控商品的整體營銷布局。但是,對于一些中小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而言,自建電子商務平臺帶來的管理、運營、技術等方面的成本都是難以承受的。就目前的電子商務市場分析,建立獨自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均為產品品牌力非常強、知名度比較高、資金實力比較雄厚的品牌企業,如索尼、聯想、蘇寧等等。對于中小商家而言,靠自己的力量來建平臺做電子商務是不太明智的決策。
從目前的大環境來看,國內眾多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最佳解決辦法就是依托和借力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像新秀箱包、信誼醫藥等企業就選擇際通寶這個“跳板”來做電子商務。由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充當著搭建電子商務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為企業提供集平臺搭建、運營指導、品牌推廣等為一體的服務。如此一來,傳統企業就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產品的研發生產方面,能夠更好地立足于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是中小企業邁入電子商務的最有效途徑。借助際通寶這樣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中小企業可以獲得與大公司、大企業同臺競爭的機會,空間更寬廣。與此同時,由于這種模式縮減了企業的推廣成本,企業會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提升上,增加了中小商家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科技的發達和互聯網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企業的電子商務(www.oumuer.cn)化勢在必行,將來或許還會有更多的模式出現。但要想做好電子商務,企業對電子商務平臺的選擇一定要貼近理性。只有適合自身發展的才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SNS社交網站近兩年發展得如火如荼,毫無疑問,SNS已經成為現在互聯網世界里最閃耀的“明星”,SNS即社會性網絡>>>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107/1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