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四個年頭的團購行業首次淡季實現逆轉。根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團購總成交額破43.3億元,環比增長7.4%。而在過去,每年一二月是團購淡季,銷售額均會低于前一年年底業績。
無需預約產品占14.2%成市場增速引擎
按往年規律來看,1月和2月因春節返鄉潮和長假因素,團購網站一般都會遭遇“流量荒”成交額大幅下挫,然而據團800最新公布的《2013年1-2月中國團購市場統計報告》顯示,今年1-2月主流團購網站總交易額為43.3億元,較去年11-12月總成交額增長7.4%,而去年前兩個月的較2011年11-12月總交易額環比下降7.3%。
據悉,今年1月和2月成交額分別為23.2億元和20.1億元,購買人次則達到4660.8萬和3671.8萬。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生存線上掙扎的團購在年后非常態回暖,實際上是移動端和無需預約為行業提供了新的業務增長點。據了解,目前,團購已經成為商家營銷的常態化工具,為了更便于用戶使用,今年國內多家知名團購網站紛紛推出可到店憑券碼直接消費的“無需預約”型團購。
數據顯示,從今年起主流團購網站每日售賣的團購產品中“無需預約”類數量逐漸增多,以占團購市場規模近六成的餐飲團購為例,“無需預約”占比已達14.2%,而這一比例在去年還不到10%。
除了拉動購買人次之外,“無需預約”也使以往在周末及節假日期間出現的交易空白得以填補。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與去年相比,今年工作日和周末的日均成交額差值正逐漸減小,去年1-2月周末日均成交額占到工作日的55.7%,而在今年同期這一比例在84.3%。“從另一個角度看,移動端和‘無需預約’也加速了小型網站消亡的速度,因為他們無力開發自己的手機應用而跟上移動團購的增長快行道。”電子商務專家、悠哉網CEO李代山如是說。
行業集中化再度提速網站存活率僅18.6%
在今年前兩個月亮眼的成交額背后,團購網站數量繼續大幅減少也令人關注。根據團800于今年2月底對網站的定點跟蹤,目前真正意義上還在維持運營(減除雖能訪問但團購活動已經7天以上不再更新)的團購網站數量只有943家,相對歷史上最高紀錄的5058家,存活率僅為18.6%。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仍然維持運營的團購網站主要為三大類型:一是提供本地服務類產品為主、同時兼顧網購商品的網站,占總量的47.5%,如美團網、窩窩團等均屬此類;占比27.9%的是提供垂直服務領域產品的網站,例如攜程、藝龍等都開通了旅游團購業務;此外還有24.6%的則是大部分打著團購招牌的傳統電商。
雖然每年春節后都會有一批團購創業者放棄業務而轉型,但是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今年網站縮水比例遠高于以往,以去年同期為例,網站數量有3626家,是巔峰期5058家的71.7%,而今年的存活率僅為18.6%。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大型團購網站的規模化優勢漸漸顯露,對網民和商戶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這使得中小型團購網站長期毛利低下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折扣上漲促毛利提升或引巨頭二進軍
在業內專家眼中,團購通過業務升級和手機團購帶來新增用戶,行業目前在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雙行道上提速前進,整體發展也趨于理性。
對此,消費專家、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分析指出,實際上通過手機團購和“無需預約”模式,團購行業已經悄然涌入4-8折的優惠區間,這將大大改變過去三年內行業的低毛利現狀,競爭環境得以改良優化。
“今年將是主流團購網站的決勝之年,而現在走進最后一局比賽的不僅是幾家三年前誕生的幸存者,類似阿里、百度、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大鱷又將很快看到市場的新空白而考慮‘回馬槍’殺入進行二次收割”,胡琛對團購行業保持樂觀。
而吸引互聯網巨頭的團購市場將會有多大呢?根據連續三個半年期復合增長率23.6%來計算,預計今年全年有望超過300億元。
推薦閱讀
剩余不足千家 在行業整體規模保持上揚的同時,又有一大批中小型團購網站在今年春節后紛紛關停或轉型,昨日據團800追蹤統計,目前全國維持正常運營的團購網站數量僅剩943家,而這一衰減趨勢還將繼續。業內專家分析指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tuangou/20130327/26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