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10年3月國內各主流團購網站上線為起始點,中國團購行業至今已經走過三年歷程。從2010年的一片欣欣向榮,到2011年泡沫泛濫,再到2012年的陷入沉寂,中國團購的發展歷程如過山車般起伏。2013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團購網站宣布實現盈利或盈虧平衡,中國團購市場重現曙光。盡管如此,中國團購網站離上市依然十分遙遠。
中國團購行業依然處在為粗放浮躁買單的階段
中國團購市場在一夜間興起。2010年3月,美團網、F團、拉手網、團寶網、24券等團購網站幾乎同時成立或上線;在資本的助力下,中國團購市場幾月內迅速進入火爆。2011年初,各大團購網站掀起了瘋狂的廣告大戰,以巨額虧損換取市場規模,以高價相互挖角為特色的浮躁粗放發展方式在團購行業盛行,市場泡沫隨之越來越大。
2012年,資本市場的寒冷迫使團購網站把生存作為第一考慮,各項更為理性的發展策略得到實施。到2012年底和2013年初,部分團購網站開始宣布盈利或盈虧平衡,市場重現曙光。盡管如此,中國團購行業短期內出現團購網站上市的幾率很小。從行業整體的角度來看,2011年中國團購市場交易規模(注:僅指服務類團購,不含實物)增幅超過400%,2012年迅速回落到100%左右,整體市場的增幅下滑,團購行業的前景將受較大質疑;另一方面,前期各大團購網站為搶奪市場份額而大肆開展惡性競爭,各種負面消息廣泛傳播,團購的形象被嚴重破壞,使用團購的商家和用戶增量都陷入停滯。中國團購行業目前尚處在為原來粗放發展買單的階段,減少行業惡性競爭,重拾消費者信心和信任依舊任重而道遠。
團購鼻祖Groupon遇冷,殃及國內同行
中國團購行業最大的外部影響因素是美國團購鼻祖Groupon。這家被《福布斯》雜志評為史上增長最快的公司成為了中國學徒們效仿的榜樣,它瘋狂燒錢擴大規模以求盡快上市的做法在中國被發揚光大,2011年中國團購泡沫因此越變越大。Groupon上市后,由于財務存在造假嫌疑、增速放緩、再加上盈利前景渺茫,其股價自上市后一路下跌。Groupon的遇冷,這直接影響到了資本市場對國內團購網站的投資意向和估值。
Groupon 2012年營收23.3億美元,市值卻僅為34.7億美元(2013年3月11日收盤市值)。和Groupon相比,中國團購網站的分成比例非常低,行業毛利率在10%左右,盈利的難度較Groupon更大。另外一個更加打擊中國同行的維度是,2012年中國團購市場總交易規模250多億元,如果按營收算僅有30億元左右,也就是說2012年中國團購市場的總營收規模約為Groupon的1/5。而且,Groupon無論是技術能力和國際化程度等方面都領先國內團購網站。因此,在資本市場重拾對Groupon的信心之前,國內團購網站上市的前景將十分渺茫。
市場格局尚未一家獨大,巨頭加入分食市場
從國內環境看,中國團購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呈上升趨勢,但尚未形成一家獨大的格局。從2012年各大團購網站的交易規模來看,美團網以55億位居首位,大眾點評團、窩窩團、拉手網、糯米網和高朋網(包括原高朋網和F團)都超過了20億;即便是美團網,其占中國團購市場規模的比例也只在20%左右。獨立團購網站依然處在爭奪市場份額的階段,各家網站都無法向資本市場證明其在中國團購市場占有主導地位。
而以淘寶、騰訊和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分食團購市場,這或進一步影響(獨立)團購網站的上市前景。目前,百度除了有團購導航外,旗下的愛樂活和各大團購網站有直接競爭關系;2013年2月底,百度上線過自營的團購業務,有從團購市場分一杯羹的想法。相比百度,阿里和騰訊對獨立團購網站威脅更大。淘寶聚劃算公布的數據顯示其2012年的交易額為207億,雖然聚劃算屬于“開放平臺”,絕大部分為實物團購,這和大多數獨立團購網站有別,但聚劃算已經慢慢加大了服務類團購的單量。馬云把生活服務類電商比作早上五六點的太陽,目前淘寶進軍本地生活的決心和動作都十分大。騰訊方面,其憑借微信占據了移動端越來越重要的入口,進入本地生活服務是其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之一。未來越來越多的生活服務商家將直接入駐淘寶網和微信,這勢必和獨立團購網站形成直接競爭關系,從資金流量等各方面考慮,淘寶和騰訊都很有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勝者。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目前晴好的天氣已經讓人們按捺不住踏青的心情,近兩周周末各地區的市民休閑外出人數明顯增多。加之正是草莓成熟的好時節,草莓采摘成為近郊游最大的亮點。日前,國內知名的生活服務電商窩窩商城(即窩窩團),>>>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團購三周年 離上市依然遙遠
地址:http://www.oumuer.cn/a/tuangou/20130311/26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