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十家基金公司創始人中最后一個還留在基金業內的元老,范勇宏離職的消息引發了整個行業的關注,這一消息與業內多名高管同時離職的事件一起,被許多悲觀的人士以此作為行業希望渺茫的證據。
但在消息流傳的同時,多只基金的發行創出天量。4月底結束發行的華泰柏瑞滬深300基金首募超過329億元,嘉實滬深300ETF首募近200億元,同期結束的易方達純債基金首募規模超過80億元,而目前仍在售的華安和匯添富的短期理財產品3天的募集規模均雙雙突破100億。
一個投資時代的終結,或意味著另一個產品時代的開啟。
出身此前全國最大營業部——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的范勇宏和王亞偉是最早一批進入基金行業的代表。當時行業的大多數核心人物均出身券商營業部,他們的投資和管理也因此保留了中國早期本土資本市場的一些特色。譬如,王亞偉善于押注重組股、善于發現個股的投資風格帶有營業部特色。而范勇宏重視股票類基金,認為依靠優異業績為投資者賺錢才是基金業核心的理念則是對基金行業最樸素的理解。
但在海外,有持續的個人風格的投資,以及以賺錢為要義追求絕對回報的做法,更偏向私募基金的追求,而非公募基金的特征。在美國,大型的公募基金更多地將精力著眼于提供更多元的產品和工具,為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除了投資股市外,其中的很多產品投向債市、匯市、商品等各個領域,有相當的資產比重為被動型基金。
這些創新產品恰恰是近些年國內公募基金最吸引眼球之處,在行業“老人”不斷離開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研究量化、研究對沖的海歸加盟國內的基金公司,他們帶領一個團隊,在產品設計和投資理念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類固定收益產品、分級指數產品、黃金基金甚至對沖基金在過去兩年內不斷出現,而在這些產品創新中,重視股票投資的華夏基金明顯落后了。
在新的產品時代里,一個產品的成功需要的是從市場定位、產品設計、系統開發、投資者教育等一整個鏈條,投資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個人的效應逐漸湮沒,團隊的力量開始體現。這樣的時代,再也不可能誕生王亞偉。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 (樂天)5月7日消息,江民戰略投資方中金控股董事局主席唐金龍今日向騰訊科技證實,江民CEO林文新已于日前離職,距離其加盟江民不到一個月時間。江民方面也予以證實,稱公司業務面臨較大調整,目前CEO職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行業或開啟產品新時代
地址:http://www.oumuer.cn/a/kandian/20120507/5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