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令讓商品住宅市場這塊“肥肉”瞬間瘦成了一層皮的“骨頭”,開發商經歷著從之前華麗的豪門盛宴轉身為饑腸轆轆的窘境,因而近日來,房企搶食保障房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未來樓市大勢:住宅地配建保障房
如何完成2011年10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目標,四川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近期表示,希望有30%的保障房通過配建實現,并形成一種機制。
可見,不管開發商本身是否愿意,住宅地配建保障房,將成為一種常態。就算出讓的住宅地塊無需配建保障房,從整個住房市場來看,幾年之后也會出現保障房和商品房平分秋色的狀況。盡管有些公司公開表示,“由于公司主要是開發高中端產品,因此不會計劃參與保障房建設。”但事實上,保障房建設已是開發商在拿地時無法繞過的條件。
更多的大型開發商,包括萬科、綠地、保利等都明確表示將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龐大的保障房建設“蛋糕”就在眼前,雖然看起來奶油不是很豐厚,但3%的建設利潤再加上2%的管理費,也足夠大型房企進行運作。以后商品住宅市場萎縮,開發商要不積極轉向商業地產,要不就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雖然不一定能賺大錢,但至少能維持整個企業的穩定運作,資金回籠也比較有保障。所以,開發商與其對保障房建設持抵觸情緒,不如放下身段積極參與,也許能發現新商機。
因此,順應市場,則昌;逆之,則亡。開發商搶食保障房不僅是權益之計,更是明哲保身之先見。
先下手的可淘金:保障房相關的個股全線上漲
雖然對于在地產調控中風雨飄搖的地產企業來說,保障房是“雞肋”還是“稻草”,是見仁見智的命題。但相關個股的行情,已然啟動。
3月23日,地產和建筑上市公司中,與保障房相關的個股全線上漲。當日中天城投(000540.SZ)大漲8.29%,龍元建設(600491.SH)亦上漲5.83%,另一個參與保障房建設的地產公司棲霞建設(600533.SH),3月23日也放量大漲4.94%。
中信建投在其報告中表示,從盈利模式而言,“考慮資金回流速度,相對風險小而利潤最大的是限價房,其次是經濟適用房。”
而從區域來看,一線城市和房價上漲過快的二線城市是本次保障房建設的重點監管對象。“這些城市一般人口比較密集,保障房建設的空間大,且這些城市的經濟相對發達,保障房建設資金相對充裕。”
商品市場中有句老話:強準先機就等于獲得了商機,第一個淘金者必定收獲豐益。
保障房也能讓房企“吃”得有滋有味
其實,房企開發保障房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好處:可以很容易就獲得銀行的貸款,可以以20%甚至更低的自有資金投入來撬動銀行貸款,從而降低開發風險。如果保障房成本控制得好,以開發商自有資金20%以下來算回報率的話,保障房利潤可以達到30%-50%。
國家已確定今年10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所需用地的供給。專家稱,保障房無需考慮銷售問題,開發速度快、資金回籠快。承建保障房之后,開發商還可以從政府獲得信貸、土地、稅收等多種優惠條件。從資金鏈安全的角度講,面對樓市面前一系列的限購限貸限加的調控政策,這可能成為了不少房企新的“救命
推薦閱讀
上海陸家嘴(上圖熄燈前,下圖熄燈后) 北京國家大劇院(上圖熄燈前,下圖熄燈后) 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上圖熄燈前,下圖熄燈后) 昨晚20時30分,在上�?亟返暮懵撋鐓^,居民董秀珍從服務中心領到了一支小小的工藝>>>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kandian/20110328/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