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第一
消費者開始習慣將以往通過PC來實現的信息搜索和決策方式通過移動終端的操作實現。那么所有希望借助移動互聯網拓展業務的企業,必須以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這種消費者可以隨身攜帶的終端為核心節點,而且必須在這個節點上能實現幫助消費者“海選”、與消費者“互動”、方便消費者“決策”三項功能合一,即通過一個程序+很少的動作讓消費者方便自如的工作。而分眾此時固守廣告屏的做法,很顯然違背了這個最重要的規律。
體驗為王
移動互聯時代的核心節點——智能手機,受到屏幕小、應用多的印象,消費者只會選擇最方便、體驗最順暢、使用最簡單的應用程序。此時消費者對供應商的選擇時間短、更換成本低、口碑傳播快。此時要在移動互聯大潮中沖浪的廠商,一定要將界面做的簡潔漂亮,信息集成的又多又好選,操作方便簡單。而分眾Q卡,就很明顯沒有滿足以上的所有要求——界面傳統、信息少、操作復雜。
個性至上
移動互聯是一個個性大釋放的商業環境,因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給了消費者更方便管理自己碎片時間的工具。前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只能對媒體發布的信息選擇接受或不接,沒有主動展示個性的機會;而互聯網時代消費者可以將觸角前出到廠商身邊,完全可以跳過廣告商的篩選,但是受限于終端的不可移動性,消費者只能在部分時間里釋放自己的個性。而移動互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城市消費者的個性釋放沒有時間、地點和環境的限制,甚至在大城市里已經沒有了帶寬的限制,此時消費者的要求是“掌控”、而不是“接受”或“選擇”。那么廠商只能迎合、引導,而不能強制消費者做單選或多選,最起碼要讓消費者有“掌握”者的感覺。此時,以傳統廣告商的做法嫁接到移動互聯上的分眾就讓消費者失去的“掌控”的感覺。
深度互選
移動互聯時代,每個消費者都可以借助移動終端成為一個單獨的節點,他們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發布者和社交圈中的信息引導者。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消費者不僅渴望了解“是什么”,更必須了解“為什么”以及“還有什么”,在這個意義上,廠商必須將身段放到和每個消費者平等態度上,提供更多的信息供消費者選擇,回答消費者更深層次的產品原理、制作工藝等,甚至要將自己的企業運營情況、企業家、企業文化等精神層面信息充分與消費者互動,這樣,消費者從內到外認可廠商,廠商才能在移動互聯市場站穩腳跟。而分眾的廣告發布商角色沒變,信息單向和簡單的特質也沒變,從這個意義上將,分眾的移動互聯模式顯得過于硬朗了。
綜上所述,分眾傳媒的Q卡正如坊間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所質疑的:為什么不干脆做個APP呢?Q卡死就死在沒有充分認識到移動互聯江湖的簡單直接,而偏偏用復雜的手段去闖蕩。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三星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元基(居中)代表中國三星接受表彰。 中新網4月19日電 今日,代表中國慈善領域的最高政府獎項——第八屆“中華慈善獎”頒獎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中國三星憑借2012年度在公益慈善事業的突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Q卡之殤看移動互聯對城市消費模式的改造
地址:http://www.oumuer.cn/a/guandian/yejie/20130419/26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