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張書樂)近年來,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國的動漫產業開始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動漫產品數量劇增,進而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動畫生產大國。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動漫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十一五”期間,全國制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共1266部、65070集、707614分鐘,共生產動畫影片78部,是“十五”期間的近5倍。

事實上,官方加大對動漫企業的扶持力度背后則是我國動漫產業多而不強的尷尬現狀。《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2012)》指出,目前國內動漫企業有85%處于虧損狀態。這些企業大部分靠政策套取艱難維系。
毫無疑問,在國外優秀動漫作品的壓迫下,國內動漫產業無疑是在夾縫中生存。一項調查表明,在我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動漫占60%,歐美動漫占29%,而我國原創動漫,包括港臺地區的比例只有11%。

為什么會如此呢?僅僅因為中國的國產動漫太小兒科。
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年齡層次動漫,有的只是面向學齡前兒童的動漫產品,從話語上看,似乎不錯,動漫好像在國人的記憶中就是少兒節目。可其實不然,成人動漫才是真正動漫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很多人提到成人動漫都很擔心是不是限級的,認為動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其實不是。
所謂成人動漫,其實就是指適合全年齡層次觀賞,更加偏重于成年人的動漫作品。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僅是兒童,很多國外的動漫產品成年人也值得一看,如《平成貍合戰》、《幽靈公主》等動畫中,隱形宣揚了一種環保主義理念,反對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這都讓動畫片超越了其簡單的娛樂意義。
在美國也是如此,這些年熱播的《冰河時代》、《功夫熊貓》等系列動漫電影,以及已經熱播了四五十年的《超人》、《蜘蛛俠》等動漫電視劇集,其實都是近乎全年齡層的,每一人都能從中讀到一些特別的東西。

另一個事實是,動漫其實可以很賺錢。這一點,日本的動漫產業頗為值得我們借鑒。目前,世界60%的動漫作品來自日本,動漫產業占日本GDP的比重超過10%,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與美國 “三高”模式與歐洲預售路線模式不同,日本模式是憑借雄厚的動畫基礎和較強的創新能力,以及本國成熟完善的產業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漫產業創作輸出國。
而其關鍵的盈利點就在于“老少咸宜”這句老生常談�?梢赃@么概括,中國動漫除了少兒這一類目標受眾外,對其他影視劇收視人群是完全漠然視之的。而國外動漫除了核心目標受眾(人家的核心目標受眾至少范圍在青少年之上,而不是少兒這個小眾),還兼顧其他受眾群體,市場的廣與狹,在定位之初,就已經決定了其虧損的幾率有多高了。
推薦閱讀
速途體驗室第146期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移動互聯網也悄無聲息的走進人們的生活。而移動互聯網隨之帶來了大量的手機游戲,特別是在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的情況下手機游戲的發展更是迅猛。例如:現在的盛大、巨人、九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85%動漫企業虧損只因沒從幼兒園畢業
地址:http://www.oumuer.cn/a/danji/20120713/7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