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因為一份重要文件忘帶,我中午回家時發現,我兒子和幾個同學圍在電腦前,一見我開門,神色很慌張。雖然當時沒有多問,但晚上我查看上網記錄后發現,他們瀏覽了很多個內容很低俗的游戲廣告頁面。”這是讀者孫先生昨日下午向本報記者所作的投訴。
據孫先生反映,剛上初中的兒子在他的反復追問下,“供出”寒假期間和同學們在玩游戲時發現了很多網頁游戲的廣告頁面“很有意思”,于是他們從打游戲轉而專找這些頁面看著玩。所謂的“有意思”就是,那些頁面上的圖片都是穿著暴露、性感的女性,配合的文字也是讓人“心跳加速”。這些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小男生們在懵懵懂懂的性意識刺激下,開始迷戀上這些頁面。
家長防范費盡心機
對網游的低俗廣告,本報曾有過相關報道,家長、老師也有了一定的防范之心。據記者了解,由于寒假期間,學生放假在家,較難監管,同時也是為了讓孩子放松一下,針對孩子玩網游,大部分家長都采取了較寬松的態度。不少學校的老師都在期末家長會上發出了提醒,靜安區一師附小的陳老師就告訴記者,高年級的班主任一般在假期開始前的家長會上都會提醒家長要隨時關注學生們上網玩游戲的情況,除了預防過度沉迷外,色情、暴力的游戲內容也是預防對象。
而家長們也是對此費盡心機,上海某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朱律師告訴記者,他為了防止低俗游戲及其廣告影響到他兒子的身心成長,特意花錢買了某品牌的平板電腦。問及原因,他說:“因為這個電腦操作系統內的游戲都是經過品牌商篩選的,沒有低俗的內容。”
違規企業已被點名
上海心潮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顧愷頡博士指出,盡管彈窗廣告在篇幅上無法和色情小說、視頻相比,但對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觀還處于建設期的青少年而言,它們都能成功激發性誘惑、性幻想。而青少年恰恰是面對性誘惑、性幻想最沒有抵抗力和分辨力的族群。
事實上,網游廣告的低俗之風,已經引起文化部的高度關注。去年底,文化部公布涉嫌違法推廣和宣傳的網絡游戲經營單位名單,包括新浪、酷我、迅雷、風行等34家企業被公開點名。這些被批評查處的企業所涉及的低俗廣告,全部集中在網頁游戲上。
易觀國際分析師玉軼認為,低俗影響主要在網頁游戲領域,是由于網頁游戲交付成本低,為了帶來注冊用戶,宣傳逐漸出現低俗的情況。因為面對大量未接觸過網頁游戲的用戶,只要讓玩家進入游戲就算營銷的成功,所以網頁游戲的營銷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所宣傳內容與游戲本身已經大相徑庭。
查處力度持續加大
網游作為新興產業,2000年全國只有0.3億元規模市場,10年間卻增長了千倍多,去年規模高達349億元。其中,上海的網游企業產值已經突破100億元。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上海市文廣局相關處室的某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低俗營銷雖然在短期內給網游帶來了流量和人氣,然而,長此以往,低俗營銷使得人們對網游產生“戒心”,慢慢網游產業就會在人們心中形成不良影響,認為網游就是“低俗”、“暴力”等的代名詞,長此以往,產業自身也會受到牽連。所以,網頁游戲的低俗廣告無異于“引鴆止渴”。
該負責人表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從中央到地方,整治低俗化推廣工作將持續進行,對低俗營銷推廣類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也將不斷加大,網絡游戲廠商,尤其是網頁廠商切不可對此置若罔聞,要做好自審、自律,守法經營。同時,他們還將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包括媒體、公眾,尤其是行業協會的力量促進行業自律和規范。
本報記者 羅震光
推薦閱讀
《征途2》輕松江湖:高效率高經驗高產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低俗網游廣告誘惑小男生圍觀
地址:http://www.oumuer.cn/a/danji/20120204/2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