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團800最新數據顯示,至2012年4月份,一年內有近2000家團購網站被洗牌出局。這意味著,與2011年年中時的最高峰5000多家相比,整個行業淘汰了約40%玩家。
有多少公司清盤,就有多少資本灰飛煙滅。
這些資本里,有大量缺乏品牌與經驗的民間風投,也有一些聲名在外的著名VC。
我們今天來看看,團購潮水退后,哪些資本現在最尷尬。
這不是一個好計算的活兒。
在2010、2011年兩年時間,業界披露的團購融資案例,大概也就20多家。我們只能在這相對有名的20多起案例中來分析。
以下是虎嗅搜集到的、相對領先團購企業的投資信息。
表中的投資信息、特別是投資金額、比例極不完備。大致上,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線索:
1、IDG投了兩家團購企業。這個描述有爭議的部分是,當IDG與百度進入36團前后,正逢其轉型,更名轉型為“知我網”,現在知我網的定位是“專注于女性消費市場的垂直領域電商平臺”,而非團購公司。
2、紅杉也是同樣狀況,看上去也是投了兩家團購公司,實則其中的聚美優品,是從昔日的團購網站“團美網”轉型而來。
3、金沙江創投進入團購時間在品牌VC中最早,早在2010年6月率先投資拉手網,而且敢一再下注、下重注,在拉手網三輪共計1.6億美元的融資中,皆有金沙江的影子。以總計9家投資者來平均計算,每家平均都要投近兩千萬美元——每輪都參與的金沙江的總投資額,應該在四千萬美元以上。
4、另一個下重注的是凱鵬華盈,它聯合摩根大通向滿座網兩輪合計投資6000萬美元。(A輪凱鵬華盈獨自投1千萬美元)
5、鼎暉進團購晚,在金沙江、紅杉進了近一年之后才匆匆“入場”,但一投就是兩個。2011年5月、7月相繼投了窩窩團A輪、24券B輪。如果說IDG、紅杉投的兩家所謂“團購”公司都有一家是“轉型”作品,尚屬可以理解,那么鼎暉一連投兩家純正團購企業,還真讓人有點納悶。窩窩團和24券是定位顯著差異化的團購公司嗎?在團購混戰中,鼎暉此舉還真有點用自己的錢跟自己的錢打仗的意思。
鼎暉挺尷尬
虎嗅認為,鼎暉是上述知名VC中目前在團購一役上最尷尬的一家。先來看窩窩團。窩窩團及其當家人徐茂棟,以極其善于吹大話、炒作、鋪大攤子聞名,去年剛一融到資即聲稱要上市。后來自然不了了之。倒是大規模裁員、收縮是真。
據媒體報道,鼎暉大概向其投了兩三千萬美元。
如果說窩窩團現在在規模上還能排到業界前幾,那么鼎暉投的另外一家24券(B輪,級別千萬美元),爆出的負面新聞更多。除了收縮、大規模裁員,24券已成為知名團購公司中消費者口碑最差的一家。
2012年4月底,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報告稱:24券是2012年度第一季度全國團購用戶投訴最多的網絡團購企業,其次為高朋網(高朋已關張、被F團收編)
24券顯然是一家靠資本推動來獲取增長動能的團購公司,在B輪融資僅三四個月后,它又欲尋求新一輪融資。但是鼎暉拒絕了它的追加投資請求。
但這時鼎暉在團購上的投入已達到三四千萬美元了。
王功權“遺產”?
媒體報道稱,“其實鼎暉內部的分歧一直存在。”一名知情者稱,24券獲B輪融資時,鼎暉內部是王功權的支持聲音占主導,認為國內本地生活服務的機會還很大,團購是個切入點,市場尚未定型,應抓住投資機會。那段時期,鼎暉也投了窩窩團。
但隨著王功權的“出走”,以及市場發生的變化,鼎暉對團購項目逐漸失去了信心。
也有消息說,窩窩團同樣是王功權“私奔”前操作的項目。
如此看來,王功權在鼎暉最后階段的投資業績并不太精彩。
“快投手”朱嘯虎會反思自己太快太猛嗎?
很明顯,24券被前幾家遠遠拉下。美團流量一直較平穩,而拉手最近幾個月以來有被窩窩團與滿座拉下的趨勢。
這幾個月以來,拉手已相繼停止各導航網站的廣告投放、并且陸續裁員。缺乏資本與廣告的推動,拉手的銷售老大位置立即不保。媒體報道,僅參考前四個月的數據,美團網銷售總額超過10.9億元、窩窩團銷售超過9.6個億。相比之下,拉手網為8.7億元。
曾被媒體稱為“快投手”的金沙江的朱嘯虎現在壓力一定不小。拉手是他一手投出來的。據媒體報道,拉手網項目,金沙江內部有持保留意見者,主要是對團購產業看不清;此外對拉手網的高估值也有爭議,但這些異議皆被朱嘯虎“忽略”并說服了。為了快速與拉手“拉手”,他還采取了先以貸款方式快速到賬,(正式簽協議后)再轉成股份的方式,怕的就是拉手估值三四個月上升太快。
盡管投拉手不像鼎暉投24券,后者打水漂的趨勢更明顯,但未來就算拉手能上市,在 Groupon泡沫破滅、毛利稀薄的背景下,它曾經的高估值所面臨的壓力是明顯的。
團購并沒全部玩完。整個行業在向幾個“寡頭”集中。在這些投團購的知名VC中,紅杉的眼光還是相對地道的。它投的是美團。在團購混戰中,無論是炒作(上市與盈利預期)方面、還是廣告投放與燒錢方面,美團明顯顯得相對節制。6月5日,美團網對外宣稱,其5月份銷售額為3.8億元。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表示,目前公司毛利率約為7%左右,近一年最低點為2011年9月,毛利率約為3.5%左右。“當美團網毛利率超過8%時,公司可實現盈利,而盈利時間點大約在今年年底。”
跟美團網有類似宣稱“今年盈利”的團購企業還有幾家(IDG投的嘀嗒團甚至宣稱今年上半年即可盈利)。
我們拭目以待哪家說的話能兌現。
總的來說,幾家領頭團購企業活下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但資本市場能給這個行業多大的估值倍數,則是另一回事了。
推薦閱讀
公司股東或核心團隊不和往往因為:股份結構不合理;組織結構不科學;投資人干涉過多;裙帶關系嚴重;核心團隊互補性不強,或某些人好斗成性;對賭失敗,業績不振或重大戰略失誤 等等,總之 大致歸納為結構、文化和業績三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退潮后 哪些VC最尷尬
地址:http://www.oumuer.cn/a/43/20120611/66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