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IT已成為一種業務,是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IBM大中華區副總裁、電信與傳媒事業部總經理俞偉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過去,IT系統在以網絡為主導的運營商中只是扮演輔助角色,被稱為“IT支撐系統”。如今,情況已經儼然不同,特別是在一個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中,跨界整合正使IT從運營支撐系統成為運營商的核心業務能力。
俞偉認為運營商面臨三重挑戰。
首先,語音業務逐漸被數據業務所代替。三年前,運營商的網絡90%以上走的都是語音業務,而今天,80%的業務被數據所主宰。一方面,多數數據業務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其次,語音業務并沒有消失,而是從收費高昂的語音通道轉向廉價的數據通道。運營商被“管道化”的趨勢日益凸顯。
其次,競爭對象發生變化。語音為王的時代,三大運營商的競爭更多來自內部。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需要面對來自互聯網廠商日益激烈的競爭。話音時代,運營商長期在圍墻之內,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圍墻一下子沒有了,運營商如何直面和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是個全新的挑戰。
最后,云計算和大數據時代來臨,運營商的傳統核心能力越來越邊緣化。雖然有些人認為運營商擁有著豐富的網絡資源,將在云計算產業中占據主要優勢。其實云計算考驗運營商更多的將是建立新的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的能力。在技術層面,核心是一種IT能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把IT部門擺在核心位置,和企業戰略形成有效的溝通。然而,運營商轉型之路維艱。
“以網絡為主導的運營商內部存在著大量優秀的電信人才,但優秀的IT技術人才卻是稀缺資源。導致運營商的IT系統仍局限于支撐功能的定位,無法為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的運營商提供有效的轉型戰略支持。”俞偉向記者表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對此亦表示贊同,“CT和IT逐漸融合成ICT,運營商如果只擅長CT是無法適應ICT的節奏的。”
因此,對運營商來說,當下之急便是要重塑IT系統,提升IT系統的能力,讓IT變成同短信、數據一樣的一種業務。
重塑IT,共享服務
云計算在為運營商帶來挑戰的同時,讓其尋找到一條重塑IT系統的有效路徑。
電信新業務層出不窮,但幾乎所有業務都是獨立建設,業務結構呈垂直分布,即“煙囪式”的IT業務建設模式。各個業務獨占IT系統資源,服務器資源無法在各系統之間共享,因此各個業務系統通常只能按照最高話務量配置。
如此一來,導致系統的IT資源平均使用率小于10%,有些甚至小于5%,IT資源的低利用率直接導致業務成本高昂。“電信運營商的三大目標,是要實現可持續成長、快速響應市場、透明管控降低成本。顯然這種做法和運營商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俞偉向記者表示。
為此,運營商正在利用云計算改造IT系統,不少地方運營商已經開始將BSS系統遷移至云平臺之上。中國電信計劃未來將BSS系統全部遷移至基于x86架構的服務器上,進一步降低成本,目前正在廣州研究院進行測試工作。
其實,IT系統的采購成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總體成本中運營成本所占的比重更大。俞偉告訴記者,對照全球,三大運營商的IT采購成本已經做到極致,性價比絕對好,但是運營商卻忽略了IT系統的運營成本,或者說是總持有成本。
“我去問運營商一個IT系統的整體成本是多少,他們的答案往往是不知道。就像一棟大樓,每一塊磚的性價比可能是最好的,然而大樓的整體成本是多少,是否做到最優了呢?IT系統也不僅僅是單個產品的簡單拼湊。”他說。
目前,每個運營商擁有31個省分公司,每個省分公司都有自己的財務,自己的人力資源,自己的IT系統,甚至不少地級市公司還有自己的IT系統。“這些眾多的IT系統花去了運營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又能為運營商帶來哪些實質的業務提升呢?”俞偉質疑道。
在他看來,以省、以地市來劃分建設IT支撐系統,很多信息往往被屏蔽在一省范圍之內,集團決策層面無法了解真實情況,從而無法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因此,運營商應效仿一些全球整合性企業。
“所謂全球整合性企業是指我們背后只有一個資源體系,只有一個IT,一個CIO,只有一條財務線。共享服務便是針對此提出的。運營商應該建設統一的IT系統,而不是分散建設,從而實現快速響應市場、透明管控降低成本。”他強調。
原文詳情:《IBM大中華區副總裁俞偉:讓IT成為運營商的業務》
推薦閱讀
百度CEO李彥宏(TechWeb配圖) TechWeb編輯推薦: 自百度CEO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峰會發表移動互聯網七論后,業界引發激烈討論。前天,李彥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稱,穩定的商業模式,是獲得與大量注意力相匹配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BM大中華區副總裁:讓IT成運營商業務
地址:http://www.oumuer.cn/a/43/20120605/6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