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馮小剛在多個場合連續發聲,對“屌絲”這個網絡熱詞的流行進行炮轟,稱熱衷于使用這個詞匯的人群是“腦殘”,“不以為恥反而為榮”。
“屌絲”從流行于互聯網到今天已經有近兩年時間,網民對其含義已有基本共識,即多指出身卑微、相貌平凡的年輕男性,與之對應的人群則是高(大)富(有)帥(氣)。屌絲二字蘊含著無奈與自嘲的意味。但馮氏對屌絲的拿捏在對準其另外的意義:附著在男性生殖器上的毛發。馮小剛說,這是罵人的話,你們別再用了,用則為自甘下賤。
較真的話,馮小剛確實也并非毫無道理。但這件本世紀初年代關于屌絲的爭議,總是讓我想起上世紀初在中國廣為流行的一首校園歌曲,這首歌叫《男兒第一志氣高》,是中國的第一首學堂樂歌,在當時的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歌詞是這么寫的:男兒第一志氣高,年紀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來做兵隊操。兵官拿著指揮刀,小兵放槍炮。龍旗一面飄飄,銅鼓咚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體好。將來打仗立功勞,男兒志氣高。這首非常健康向上的歌曲直到現在仍然在一些學校里傳唱,但流到互聯網上,則往往成為笑談。自然是因為里面的兩句歌詞:“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體好”。
說到底,人才是語言詞匯的真正賦意者。一個詞,一句話,沒有什么天生的干凈和骯臟,而要看使用的人怎么想。一個詞,你看到了骯臟,它就是骯臟的,你看到了純真,它就是純真的。反之亦然,比如,一個孩子能從屌絲上看到生殖器的影子嗎?
關于“屌絲”引起的爭執,有語言學家認為這是一個語言問題,是網絡語言勢力擴張,導致的現代語言粗鄙化。但在我看來,它也反映出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正離純真越來越遠。試想,在《男兒第一志氣高》流行的年代,人們口口傳唱那樣“隱晦”的歌詞,而個個一本正經,不以為非,顯示的是一種多么強大的質樸與純真。
但現在,無數詞匯被解構,被顛覆,更有大量的好詞被重新賦予壞的意義:小姐、農民、同志、菊花、河蟹....。.以春晚為例,我現在特別擔心不是長期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是否能看得懂。因為春晚中充斥著各種隱喻,文化的隱喻,性的隱喻,政治的隱喻,很多演員們的臺詞,表面上很純潔而和諧,但通過不點即通的聯想,所表達的,卻往往呈現低俗與骯臟。更關鍵的是,無數人對這種曲折隱晦的大眾娛樂形式心有默契,熙熙而樂。
春晚,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縮影。中國已經告別朝氣的、無邪的年代很多年,理想主義已死,現在所處的是一個復雜的、虛偽的、充滿隱喻的社會,他整體上就像一個世故的老人。
生活中,太多人都下意識的喜歡不直接表達意思。說惡搞也好,調侃也好,吐槽也好,解構也好,反正就是不直接。很多原來很簡單的話,直接說出來無人能懂或無人相信,慣性地被解讀、調侃、惡搞、解構....。.于是這十年間,從草泥馬到屌絲,中國誕生了是以前多少倍的新名詞,與新的物種,新的族群。
這些被解構的新詞匯,在度過禁忌、提防互相警惕的年代后,顯示出一代人的聰明與精靈,這是好事,但它的惡果也顯而易見:浪費。當我們變成了習慣性的“想得太多”,整個社會就都浪費在語意的折沖中了。
推薦閱讀
國家稅務總局昨天公布《網絡發票管理辦法》,自4月1日起施行。 網絡發票是指納稅人通過互聯網、使用稅務機關提供(或認可)的網絡發票開具系統開具的普通發票。推行網絡發票,可有效降低稅收征納雙方的成本,從源頭上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屌絲”之爭背后的時代之病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30308/26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