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余位操不同語言、來自世界各地、身份背景各異的人,日前聚集伊斯坦布爾CirgaganPalace。他們包括墨西哥城托兒所所長、創辦埃及高端商旅雜志的前“Vogue女魔頭”助理、研發先進鉆頭技術的智利礦主、運營雅典最受歡迎團購網站的青年男女、約旦版“站長之家”的宅男程序員、 土耳其巨商Koc家族掌舵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院長、印尼主要投資銀行Gunung Sewu Kencana 主席、持有阿瑪尼品牌以及滾石餐廳的墨西哥富商等。這不是聯合國會議,這是國際性高增長企業孵化機構Endeavor Global獨具特色的“高增長公司內部鑒定會”。
Endeavor Global以“不直接投錢的頂級風投”著稱,有豐富的高增長企業孵化經驗,目前在全球14個新興市場支持455個高增長企業的成長,創造產值45億美元以及15.6萬余工作崗位。通過Endeavor Global的孵化運作,企業兩年內平均實現69.4%的增長, 10%的企業實現IPO。孵化企業跨度極大,由新興清潔能源、互聯網TMT行業到醫療、傳統農業、建筑、服務業均有覆蓋。Endeavor Global對極少能拿到外部投資的傳統工商行業的關注更是在企業孵化領域獨樹一幟。15年來,Endeavor Global每年在世界各地定期召開4次內部鑒定會,這次已是第45場。鑒定會每天開會10小時,對18間成長型企業進行系統性地診斷性盤查。目標是為Endeavor Global的全球網絡選擇新一批值得納入孵化網絡的高增長機構。
Endeavor Global全球評委庫人選超過250人,其中既有硅谷領袖LinkedIn總裁Reid Hoffman,頂級風投Matrix Partners總合伙人Nick Beim,也有世界最大的農業公司Continental Grain Company總裁Paul Fribourg,管理咨詢公司Accretive總裁Edgar Bronfman,西班牙語媒體集團Televisa總裁Emilio Azcarraga Jean等各國工商巨子。
這些大忙人被說服隔年、每年、半年抽出三個整天的時間、飛行10小時以上來到一個折中的地理位置面試各新興國家的創業者。三天內,這些世界500強公司和當地頂級大公司的決策者全程投入,參加三組針對每家申請進入Endeavor Global孵化網絡企業的45分鐘閉門盤問和四五組2小時的評委小組決策會議。本次鑒定會既出現了在埃及動亂、希臘破產后仍找到商業機會的當地創業者,也有聯袂前來的來自印尼系統性拓展網上支付系統的一組三家上下游龍頭企業。這些企業規模不等,從10人左右的初創企業到三四百人的中型公司,但無一不是已通過層層篩選的當地“豪杰”。
Endeavor開發有一套非常嚴密的高增長企業家選拔機制。候選企業需經6位世界500強企業總裁和當地商業領袖組成的評委團全票通過,才能進入Endeavor系統,所有評委都有一票否決權。候選企業和Endeavor之間有一個極具特色的“君子協議”,候選企業應在適當時機向Endeavor當地分支回饋 1%-5%的公司股份或相應資金,以回報Endeavor、扶持當地新秀。令人驚訝的是,超過半數的Endeavor扶持企業遵守了這個協定。
推薦閱讀
剛剛在虧損中結束2012年的用友軟件(600588)正在經歷轉型的陣痛。 “軟件企業需要在核心技術平臺產品上下功夫,這是核心競爭力。”1月21日,用友軟件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化是軟件產業的趨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探訪Endeavor:高增長公司鑒定會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30123/25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