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各網站推出音樂付費試聽
網友卻對付費說NO
網友不想為付費買單
豆瓣網的“音樂人”板塊上有數十萬獨立音樂人的在線試聽頁面,此外,該網站前兩年推出的試聽板塊“豆瓣FM”也很受網友的歡迎。目前,該頻道推出的按月付費模式,定價為10元/月,50元/半年。付費版大幅度提高了電臺音樂的品質。此外,還去掉了插在音樂播放中的商業廣告,收聽環境更加純粹。
在豆瓣電臺實行收費后,該網在一項聲明中進行了解釋:“我們一直希望能帶給大家完美的收聽體驗,但版權和帶寬的成本讓我們不得不通過插播廣告來消化。更高音質,并且沒有廣告,當然是更完美的體驗,但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帶寬成本和版權支出。基于此,我們推出了豆瓣FM Pro”。
其實,關于在線音樂付費的問題討論已久。去年年底就有消息稱,華納唱片等公司將聯合百度、騰訊、酷我等音樂網站推出網絡音樂付費下載整體方案,并擬定在今年三季度前全面推行。
無論是唱片公司、歌手,還是網絡音樂平臺公司,提到“為什么音樂下載無法結束免費時代”的話題,都會提到“沒有多少人愿意為網絡音樂付費”。
新浪網目前正在就“下載音樂要收費,你愿意嗎?”這一問題發動網友投票,截至昨天下午兩點,有80%的網友都選擇了“堅持聽免費音樂”這一選項,其余有9.5%的人選了“包月下載,每月20元(假設),5.3%的網友選了“按曲目下載,一首歌一元。”不少網友表示:“我已經交了網費,聽歌就不應該給錢,互聯網的精神本來就應該是免費的。”可見,關于付費下載的嘗試在未來并沒有強大的群眾基礎。
音樂網站一直在虧本
目前,QQ音樂、百度音樂、酷狗音樂等都已經關閉了高品質音樂的免費下載通道。以QQ音樂為例,用戶可以免費下載一般音質的音樂,而音質碼率在320K以上的音樂,就需要注冊會員,并付費下載。QQ “綠鉆”用戶在付費后不僅可以下載音樂,還能享受到很多其他的增值服務,如購買演唱會門票可以打折。而蝦米網則是單純以音樂下載收取費用,每首8角錢。
除了上述網站以外,最近進軍數字音樂領域的,還有國內最大的實體唱片發行公司星外星。
今年1月,星外星推出了網上音樂商城,所有的唱片公司、音樂廠牌,甚至是獨立音樂人個人,只要持有完整版權的音樂作品,都可以在該網站上出售,而每首歌的定價,則由版權方自己決定。
自2002年網絡推出音樂共享平臺以來,音樂就成了免費午餐。據中國音像協會唱片工作委員會(簡稱唱工委)的一項調查顯示,內地目前約有4億個網絡音樂用戶,音樂版權市場總額估算超過400億元人民幣,不過實際只能收到8億元。
去年下半年,唱片業界開始掀起“倡議收費潮”。去年11月,唱片工業委員會成立下屬數字音樂發展工作組,推動網絡音樂收費模式的建立,統一收費時間和收費模式。
但是目前大部分音樂網站還是處于虧本經營狀態,音樂網站和唱片公司、音樂人之間的收益分配沒有統一模式。以蝦米網為例,其與唱片公司的分賬比例為1:1,下載每首歌的收入0.8元,網站和唱片公司各得一半。
而實際上,在此之前,蝦米網要向唱片公司支付2000萬的版權費,只有當下載服務的收入高于4000萬后,唱片公司才會按照比例得到一半的收益。據蝦米網CEO王皓透露,2012年,蝦米網從音樂下載服務中獲得的收入為幾百萬元,因此,除去2000萬元得保底費用之后,付費下載目前仍然處于虧本的狀態。
■助讀
知名國外音樂視聽網站
iTunes(www.apple.com.cn/itunes)
如果你是iphone的用戶或者蘋果電腦的粉絲,那你對iTunes應該是十分熟悉了。
iTunes于2001年推出,經過12年的發展,iTunes目前的年經營收入已經超過120億美元。iTunes的火爆與ipod和iphone的成功密不可分。而作為一種方便且合法的音樂下載方式,iTunes已經成為蘋果產品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近日,蘋果公司CEO庫克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蘋果公司將考慮在2013年,把iTunes和APP STORE的服務器搬到中國內地,這樣用戶從iTunes下載音樂和手機應用服務的速度將大大提升。
Last FM(cn.lastfm.com)
Last FM是以英國為總部的網絡電臺和音樂社區,目前,該網站已經覆蓋了232個國家超過1500萬的活躍聽眾。
該網站最厲害的一招,就是他們的音樂推薦服務,每個用戶的音樂收聽情況提供個性化推薦、聯系品味相近的用戶、提供定制的電臺廣播等其他服務。
Soundcloud(www.Soundcloud.com)
Soundcloud是一家2008年生于德國的網站,提供音樂分享社區服務,界面簡潔且無廣告,號稱音頻分享中的Youtube,截至2012年底,該網站的用戶已經達到1.8億。
你可以在線錄制或上傳任何聲音到SoundCloud與朋友們分享,每首歌曲可以免費試聽,并且提供最多100次的下載。該網站不但允許用戶分享音樂,而且還允許他們分享公司會議錄音甚至模擬貓叫聲等任何音頻。
Myspace(www.Myspace.com)
昔日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同時具備音樂在線播放的功能,曾經是眾多獨立音樂人和文藝青年的集散地。
2004年,默多克斥資5.8億美元收購Myspace,到了2006年底,每月有7500萬獨立的訪問用戶。
而隨著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崛起后,Myspace每況愈下,而最近,該網站的全新版本上線,他們現在更專注于音樂發現與推廣,因為該網站有2700萬首來自未簽約藝人的歌曲。
2013年伊始,蝦米、豆瓣等提供音樂在線收聽的網站相繼推出了付費收聽服務。這些舉措一再提醒大家,音樂付費下載的時代來臨了。
而與此同時,百度音樂、QQ音樂、京東商城等互聯網大佬,也相繼推出了高品質音樂付費下載服務。
在經過了數十年的網絡免費下載與試聽后,網民們總算要為音樂掏錢了,音樂在線下載的春天真的要來了嗎?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趙強) 每逢春節臨近,“最忙的人”應該送給是那些急著趕回家的人。畢竟過年是咱中國的優良傳統,“年夜飯”的概念根深蒂固。于是乎,無意間造就了春運以及“買票的中國特色”。如今買票形式的更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友卻對付費說NO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30122/25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