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聯想控股旗下的十余個領域、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的龐大需求,對融科智地而言,產業地產相比于住宅地產似乎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產業地產方面,融科智地的主攻方向包括位于城市中心的寫字樓、聯想科技城以及企業園區 ]
在聯想控股的一盤大棋中,融科智地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子。
8月23日,融科智地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鄭志剛如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聯想控股2014~2016年期間完成整體上市的計劃中,融科智地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從2010年到2012年,融科智地一直在北京通州默默地做著一件事——打造旗下的別墅項目“千章墅”。
對于千章墅這個項目,融科智地內部的原則是,“不以盈利最大化作為目標,而更關注于向高端精品的打造”。鄭志剛表示,這一定位蘊含著融科智地對于下一步發展之路的思考。
作為聯想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融科智地以做寫字樓產品起家。
2001年,融科智地斥資30億元全面開發中關村一塊占地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到32.8萬平方米的高科技園區,這個項目就是如今在中關村赫赫有名的融科資訊中心,該項目全部為甲級寫字樓,并完全由融科智地自持。
隨著住宅市場近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2004年,融科智地宣布結束在寫字樓市場長達三年的試探,開始以北京為龍頭在全國進行住宅項目開發。
截至目前,融科智地在全國21個城市共開發了40多個項目,主要分布在天津、重慶、武漢、長沙、合肥等城市,總資產達到280億元。
近兩年來的宏觀調控讓每一個住宅開發商不得不思考未來的發展之路,背靠聯想的融科智地也不例外。
據透露,目前融科智地已在大連、昆明等地拿下了面積較大的土地進行一級開發,未來將向智能社區和高端精品社區的大盤項目進行打造。
面對聯想控股旗下的十余個領域、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企業的龐大需求,對融科智地而言,產業地產相比于住宅地產似乎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在于,鄭志剛認為,在未來的15~20年,我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數量將出現下降,對于普通住宅的需求也就會因此而下降。
在產業地產方面,融科智地的主攻方向包括位于城市中心的寫字樓、聯想科技城以及企業園區。其中,寫字樓主要為融科智地成立初期已操作得較為成熟的科技型物業,而企業園區則聚焦于聯想的內部企業和關聯企業。
此外,融科智地也開始了對于聯想科技城項目的雛形開發,其在大慶投資建設的聯想科技城占地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0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其中公建面積和住宅面積各100萬平方米。接下來,融科智地希望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北京,“但是主要是以產業用地為主,住宅配建不會超過20%�!�
“目前,融科智地產業地產與住宅地產的結構比例大致在2:8~3:7之間。”鄭志剛表示,未來轉型完成后的這一比例將變為6:4,而從開始做準備到完成這一轉型所需要的時間大致為十年。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8月30日下午消息,據估值咨詢機構American Appraisal的調查顯示,2011年,盡管其它領域的并購交易有所放緩,但科技行業的并購和交易總值卻幾乎翻番,并且這一增長趨勢在2012年還在延續,其中中國扮演了重要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融科智地:背靠聯想的轉型之路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901/8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