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8月22日在香港舉行。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先生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主要集中在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石油等能源資源行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十二五"時期要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自主創新和改革開放為動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把工業發展建立的創新驅動、集約高效基礎上,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我國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術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成長,整體實力迅速提高,一部分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力量開展技術創新。為了提高企業的科技素質和增加技術產品的附加值。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如何走出去?路在何方?
一、高新企業要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科技創新(http://news.k8008.com)是企業發展之魂,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走出去。就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因此,高新企業只有走自主創新之路。
二、加強研究開發能力。研究開發能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和長期利潤的源泉。研究開發能力可由企業研究人員的數量和素質、研發投入資金總額及研發資金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例、企業擁有的核心技術等指標來表示。企業要想獲得持久的科研開發能力,就必須要做好科研開發工作的三大基礎,即人才和資金及技術。
三、建立技術集成平臺。往往一項產品(http://product.k8008.com/)技術由多個技術環節組成,可以尋求將某個技術環節外包給國外的小企業完成,中國企業可更多地側重在產品的集成和適應中國的本地環境上。通過這種方式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大大提高,而成本卻比引進成套技術要低很多。
四、尋求共同合作研發的機遇。企業越將研發前移,甚至前移至競爭前的技術合作,才能真正掌握具有原始創新的技術,享有自主的或者共享的知識產權,才能真正提高企業的科技素質和終端產品的附加值。
五、學習和采購最新的技術。中國企業關鍵是要了解國外的技術轉移規則,盡量減低轉移技術的要價。
推薦閱讀
近日,專利權人王某就冰淇淋機的外觀設計專利被侵權一事向廣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20萬人民幣及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現案件仍在進行中。科易網就原告在專利維權訴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新技術企業“走出去” 路在何方?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823/8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