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Yammer被微軟收購之后一個月,Yammer的CEO David Sacks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上發了一個帖子“硅谷正在走向末路”,之后各方人士開始在頁面上版聊起來,其中就有Marc Andreessen ,一起來看看兩位大佬精彩的辯論吧。
原帖是這樣的:
硅谷正在走向末路。要想做成一家非常成功的新公司,你必須找到這樣一個同時滿足四個條件的點子,
1 不會引起巨頭的注意,要知道這些巨頭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2 能夠快速上線并拿到約500萬美元的種子和A輪融資。
3 在巨頭搞清你想干嘛之后,能夠抵擋住巨頭的進攻。
4 能夠抵擋住大公司無休止的專利戰。
這樣的點子還剩幾個?
Marc Andreessen的回應是:
無數個。人類的創造力是無窮的,我知道要實現它依然很難,但是機會的確是一直存在的。
對此 Sacks的看法是:
問題不在于有木有新的想法和機會,而在于這其中有多少能被創業公司而不是大公司搶到。現在的情況是大公司吃掉了大塊蛋糕,這就是當今硅谷的問題所在——也許我們不缺好的點子,但是很可能會缺成功的創業公司。
接著Marc給出了一長串的反駁:
1 真正有競爭力的大公司并不多,這些大公司在創業公司拿到B輪或者C輪融資之前能做的事其實不多。
2 目前人才流動的趨勢依然是由大公司到創業公司。
3 大公司越是強大,越是會穩字當頭,失掉銳意進取的能力。押寶大公司長遠來看就是站在技術進步的對立面。
4 創新者的困境:大公司不會利用破壞性創新從內部革掉自己的命,不是因為管理不善,相反,是因為管理太善。
Sacks是這么接招的:
首先,真高興能夠跟Mark過招!其次,我非常同意Mark的觀點“軟件正在吞噬世界”,軟件正在傳統的科技領域之外創造全新的機會(比如Uber就在吞噬出租車業)。但是Uber的存在正好論證了我的看法:Uber之所以是個好主意,就是因為這一領域沒有科技巨頭涉足。
前幾天有個人給我展示過一個CRM的主意,我告訴他我不關心這個主意有多么絕妙,在Marc Benioff(Salesforce的CEO)的手里你幾乎是沒有機會的。如果你打算做一個什么好東西,他肯定會從你這兒飛快的學走。也許你會被高價收購,但是這樣以來你就沒有什么機會做成一家大公司了。在其他領域也是如此,Page、Bezos和Zuckerberg等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在TC上發出來之后,大家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其中一名叫Nick Mehta的讀者的觀點很有啟發性:
換一個角度看,也許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們口中的“創新”其實不能算是真正的創新,這才是為什么會如此輕易的被大公司抄襲、山寨或者收購。
舉一個有點遠的例子吧,在上世紀末的PC領域,想做一個初創企業同Dell、康柏競爭也是非常艱難的,那是因為PC領域已經沒有太多可以創新的地方了。于是人們開始反思PC(平板、移動等等),以求取代大公司。同樣的,我認為如今在網絡、社交、移動領域的創業公司之所以會受到各種大公司的圍追堵截,也是因為這些領域已經沒有太多可創新之處了,或者說已經沒有那種能夠成就一個新的大公司的顛覆性創新。
所以Sacks的核心觀點(硅谷正在走向末路)也許有一個隱含的前提,硅谷=網絡、社交、移動技術,這一點我認為是不妥的。因為在技術的其他領域(比如企業技術),還有很多大公司都是有機會顛覆掉的。
硅谷已經引領了一次技術革命,下一波具有真正顛覆意義的技術革命再次發生在硅谷的概率個人認為不大,你覺得會是在哪兒呢?
推薦閱讀
SOA為那些要實施跨部門、跨系統和跨企業集成的公司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集成能夠幫助簡化商業流程、提高產品上市的時間、使企業對業務、共享的數據和服務中的變化更快地做出反應。例如,正確建立的SOA架構能夠讓一個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Yammer CEO看衰:硅谷不再適合顛覆性創新?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820/8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