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高等院校的創新氛圍越來越好,高校教師對自己科研成果保護的意識明顯增強,高校申請專利的數量迅速上升。但是,很多專利并沒能獲得市場認可,大部分都"沉睡"在校園中。高校專利的轉化率普遍較低。
為何高校專利的轉化率如此之低,分析得出,高校專利技術轉化過程的本身并不復雜,但轉化中的影響因素很多。不僅涉及科研體制、觀念意識、市場等多種因素,而且涉及高新技術成果技術成熟度、成果買賣雙方利益分配、成果轉化資金投入、成果轉化政策保護、中介機構培育等一系列因素。在此,科易網(http://www.k8008.com/)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我國高校的專利技術轉化工作起步較晚,目前我國高校專利技術轉化機制存在一定缺陷,導致科研管理人員更關注專利申請和管理,而忽略專利技術轉化。一些負責專利產業化工作人員又由于不了解專利管理工作,因此很難了解到專利技術的詳細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專利技術轉化。各高校相應的專利技術轉化管理部門種類不同,轉化模式各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高校專利技術轉化體制的不規范性。這導致了專利管理和轉化機制脫節,很難將專利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2、擁有大量科教人才資源的高校,一向是科技創新的主力,但為何新技術難以尋找可以投資,首先,在高校現有的教師考核評價體制下,一些教師申請專利"急功近利",并不考慮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專利,本身就是某個科研項目的附帶成果,含金量不高,企業的應用前景自然不佳;還有的專利,含金量很高,專業性也很強,但企業缺乏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沒有能力完成后續的研發推廣工作。
3、市場經濟存在著激烈競爭,企業都希望自己的 產品 占領市場, 讓專利(http://news.k8008.com/)為企業帶來利益的關鍵之處,不在于專利本身,而在于改專利是否能置于企業整體商業戰略之中。企業往往要根據自身的品牌定位,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條件選擇一件可以贏得市場,讓企業不斷崛起的具有商業化價值的專利。但高校專利往往很多都脫離的市場的需要。
推薦閱讀
速途微言錄 酷6網是李善友最成功的創業作品,在他的帶領下,酷6網成為第一個獲得廣電頒發的民營視頻網站。離開酷6之后,李善友加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出任創業學兼職教授,同時創建中歐創業與投資中心,并擔任該中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影響高校專利轉化的因素復雜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719/7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