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開始波及民生改善。記者昨日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四川、天津等16個地區調整了今年最低工資,超過六成地區今年漲幅明顯低于去年。在業內人士看來,增速放緩背景下,一些地區出于“保增長”的考慮,有意降低最低工資增幅來減輕企業壓力,為確保工資正常增長,未來需要建立規范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
最低工資漲幅下滑“挺猛”
記者統計發現,包含北京、四川、深圳、天津、山西、上海、江蘇、山東、重慶、寧夏等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增幅均低于去年。
在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地區中,天津市最低工資標準漲幅下跌幅度最大。數據顯示,今年天津市最低工資標準由去年的每月1160元,調整為每月1310元,增長12.9%,而在2011年時,天津市的最低工資標準漲幅為26%,比較顯示,今年天津市最低工資標準增長幅度低于去年13.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在2011年全年,天津市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16.4%,而在今年一季度天津市該數據的增速為14.7%,也即是說今年一季度和去年相比,天津市經濟增速僅放緩了1.7個百分點。
除天津外,另有其余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漲幅也呈現不同程度下滑,比如,今年四川省最低工資標準漲幅和去年相比下降了7.2個百分點,深圳下降了6.4個百分點。
工資增長受累經濟增速放緩
“最低工資標準主要與經濟發展相匹配,今年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增幅放緩,主要是受經濟增速下降影響。”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表示,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本身經營壓力就比較大,如果在此情況下大幅提升最低工資標準,會加大企業的負擔,不利于企業發展。
另一方面,張車偉指出,物價漲幅的放緩也是導致最低工資漲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創29個月新低。
“經濟放緩,企業效益不好、利潤下降,必然會導致工資上漲放緩。”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彭劍鋒表示,最低工資增速一般而言要快于GDP的增速,要等于或者稍高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速,最低工資標準上調主要是參照勞動力總體上漲趨勢與物價水平,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不可能出現大幅增長。
個別地區有刻意“降速”之嫌
“經濟增速稍微放緩,最低工資標準漲幅就出現大幅度下調,這就不排除個別地區以經濟增速放緩為由頭,來故意降低最低工資增長幅度。”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徐逢賢表示,企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體,降低最低工資標準增長幅度,可以減輕企業成本,穩定經濟增長,所以一些地區可能是在故意下調該標準增長幅度。
另一方面,徐逢賢還擔心,經濟增速放緩導致財政收入減少,今年我國財政收入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長幅度也可能呈現放緩的跡象。
如徐逢賢所述,今年我國財政收入增幅的確呈現放緩跡象。數據顯示,1-5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12.7%,增幅同比回落19.3個百分點。
對如何規范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彭劍鋒認為,目前我國最低工資標準只是盲目跟風調整,并未考慮自身特點,要讓該標準的調整更加合理,則可以考慮將該標準的調整和物價掛鉤,并可讓不同地區根據地區內部勞動力成本來進行測算,這樣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才更有實際意義。
“中國經濟過去取得快速發展,主要依靠廉價的勞動力,但隨著低素質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素質、創新型勞動密集型產業轉換,未來整個勞動力價格上漲趨勢將不會改變。”彭劍鋒表示。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7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新聞集團在去年年初推出了iPad電子報《The Daily》,許多人士預計,《The Daily》將不會存活很久。 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新聞集團為該項目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消息稱《The Daily》>>>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超六成地區最低工資漲幅縮水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713/7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