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深圳舉辦了“2012創新中國高峰論壇”,眾多經濟學界的名流、國內外知名公司高管與深圳當地商業精英紛紛到場參會,共同探討企業如何進行創新。
創新是一個近期常被提及的話題。在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面前,大家都在為危機四伏的將來尋找解決方案。作為給商業精英們提供智力支持的機構——中歐工商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中歐),此刻正在扮演著在用各種不同主題的論壇去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
商學院不懼經濟危機,根據國際上教育同行的經驗,越是危機時刻,商學院角色就會變得越加重要。英國《金融時報》2011-2012年度全球MBA排行榜的調查數據顯示,有六分之一的MBA學員在畢業三年內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中國的情況也大抵相似。數年來,中國商學院的入學率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中歐目前在保持較強競爭力的同時,也開始將自己的學術優勢和影響力進一步向珠三角地區深層次延伸,以此擴大自己的教育版圖。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擁有豐富的政府經歷和不錯的學術背景,所以在中歐的發展中充當了重要角色。為此,本報記者就相關話題對他進行了專訪。
經濟觀察報:現在學術界和媒體普遍對中國經濟持悲觀態度,甚至預言會發生危機,你對此怎么看?
朱曉明:中國經濟的確存在不少挑戰,其核心就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的增長。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挑戰,并將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作為“十二五”期間的主線。實現從制造到創造、從制造到服務、從投資驅動到消費驅動的轉型,當然是艱巨的挑戰。但是我們沒有理由感到悲觀。我們的經濟已經具備良好的基礎和規模,基礎設施一流,人才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推動轉型,需要政府、企業、學界等各方面的努力。積極的態度,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中國過去面臨很多嚴峻的挑戰都走過來了。例如,在世紀之交,中國銀行體系壞賬率高達30%以上,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即將崩潰,但我們通過改革渡過了危機。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改革能實現經濟轉型。
經濟觀察報:通過你的觀察,你認為到中歐讀書的企業家學員中,早期學員跟現在的學員最大差別是什么?
朱曉明:不同了。改革開放初期,當初的學員還缺乏一些基本經濟學原理,管理學知識,當時來讀書時,他們年齡都會偏大一點,雖然很有經驗,但知識還不是很豐富。前一代企業家通過自己的拼搏,在艱苦的條件下建立了自己的產業,對產業很熱愛,這是他們顯著的特點。相對來說,年輕一代的企業家,他們所處的條件比較好,也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進入學院以前,已經接受過系統教育,譬如讀過金融、會計、工程技術,或者是文科類,擁有比較完整的本科教育,還有一些學員本身就是留學的海歸,以及國內高校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他們在EMBA學員中的比例都在30%左右,現在學員的來源發生變化了,這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將國內做企業的經驗告訴他們的同時,還必須將最前沿的、最國際化的課程教給他們,因為他們有朝一日是會走向國際的。
經濟觀察報:你認為第一代企業家與現在年輕一代企業家“艱苦”的內涵有什么不同嗎?
朱曉明:第一代企業家基本上都是艱苦創業,從比較低的起點開始,現在這一部分年輕企業家都是從比較高的起點開始,但同樣我們認為需要艱苦創業。我認為這種艱苦不是衣食住行層面上的艱苦,或者生產流水線那種層面的艱苦,而是要往更高的目標攀登時,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他們要付出更多心理上的承受力或者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經濟觀察報:關于企業家二代的接班問題,中歐對此有什么針對性的研究?
朱曉明:有一些研究。中歐有民營經濟研究中心,我們也有一些課程是針對成長起來的第二代。他們要么自己來,要么是老爸希望他們到中歐讀書,因為第一代企業家很多是在中歐研修課程的。為此,我們專門為第二代設計了課程,希望第二代能繼續成功。當然不是必修課,會有一些講座。
經濟觀察報:在你看來,中歐目前最重要的資源是什么?
朱曉明:中歐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教授和他們的學術思想。一家商學院的真正競爭力在于它的教授隊伍。例如,中歐擁有吳敬璉、吳曉靈、許小年、楊國安、丁遠這樣非常著名的學者。他們不僅推動著企業進步,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吳敬璉教授說過,“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要為中歐記上一筆。”
此外,校友也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校友是中歐的“產品”,他們的成就和發展直接影響著中歐的品牌和資源。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上萬名校友,這是一個具有很高價值的商業網絡。
經濟觀察報:對中歐來說,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朱曉明:我們的核心使命就是培養商界領導者,尤其是能適應當今全球化競爭的企業家。雖然中國GDP已經世界第二,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制造大國,但是中國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企業。在世界知名大品牌中,中國企業很少,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究其關鍵原因,是因為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還與跨國公司相去甚遠,管理效率偏低,創新能力偏弱。商學院可以為中國企業在全球贏得尊重。
經濟觀察報:在外界看來,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拿一個學位,無形中為自己貼上“最聰明和最富有的人”這樣一個標簽。你怎么看?
朱曉明:一方面,我們有嚴格的入學標準,更重要的是,學員通過學習能發生質的變化。他們不僅學習到全面的管理能力(財務、戰略、領導藝術、營銷等等),更在思維模式上發生很大轉變,開拓了戰略視野,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問題。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16日早間消息,AOL周五宣布,已經完成了與微軟之間10.56億美元的專利交易。在這筆交易中,AOL向微軟出售了超過800項專利,以及相關的專利應用,微軟還將獲得AOL其他專利的非獨家授權。 AOL董事長及CEO蒂姆>>>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朱曉明:我們的核心能力是培養商業領導者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616/6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