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名言來作為結束,這就是我一個做原創游戲人的聲音,雖然弱小,但是至少能給小書和他的原創游戲一點力量!
[2012年]開發中國版你畫我猜
“Draw something”(我畫你猜)火了,當人們紛紛猜測并證實國內有多家公司正在開發中國版的Draw something的時候,它終于于今天問世了。它的名字叫“猜猜看”(iPhone版)!其開發者又是騰訊——騰訊研究院。
從嚴格意義上講,“猜猜看”在國內已不是最為占先的,在Draw something火爆消息剛透露不久,就有中文版的問世。而此后,此類產品已有多款上線,但卻沒有一款成功。原因皆為上線太匆忙所導致的不完善。
而“猜猜看”明顯高出一籌。這款產品從界面上看,與Draw something相比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在許多細節處理上,猜猜看更符合中國用戶的習慣,尤其作為中文語境,在內容設置上,完全是中國生活化的。而從整體上看,猜猜看更為簡潔明了,使用起來會更方便。有業內專家認為,“猜猜看是純粹的騰訊風格,對用戶特別友好”。

如此之短的時間,騰訊竟開發出相對成熟的產品,憑什么又是騰訊第一個創造出這一款產品?有業內人士透露說,此開發團隊中,即有參與《夢境家園》互動新游戲“我畫你猜”的成員。
此中有一個小故事,2008年,《夢境家園》發布了互動新游戲“我畫你猜”,這是一個畫圖猜詞的游戲,玩法簡單有趣,每個人都可以在游戲中充分發揮創造力、想象力和藝術能力,而繪畫手法,既可以是抽象派、印象派,也可以是寫實派,當年即是一款非常有趣的產品,只是因為是PC端的,用起來不十分方便而沒有大行其事。
所以,當Draw something出現的時候,即有業內人士驚呼,Draw something抄襲了《夢境家園》。而一場穿越——當年夢境家園的夢想,又通過騰訊獲得新生,真是富有戲劇性。
記者通過電話采訪騰訊研究院負責該款產品開發的技術總監吳運聲,但他斷然否定了這一傳言。他認為,猜猜看一是在畫畫的內容設置上,團隊傾注了非常大的熱情。吳運聲認為,自從SNS上的“偷菜”熱銷后,猜猜看是一款非常容易贏得用戶“歡心”的產品,因為在產品內容上,它的趣味性非常強。
有用戶分析說,騰訊顯然更容易吃透中國人的幽默表達方式。比如“冰糖葫蘆”這樣的中國特色詞匯,在英語語境中就很難表達。這也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總是打敗國外相關互聯網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
吳運聲還說,此外,猜猜看在技術上的優勢是保證產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作為騰訊技術力量最為集中的部門,技術團隊的整體優勢,為產品設想提供了可靠的條件,這是國內許多公司比較難以做到的。業內知情人士表示,“猜猜看”中應用了基于QQ拼音內核的中文語義分析技術,為后來者立下了很高的技術門檻。
該產品一上線,即引起用戶的關注,目前已從新浪、騰訊微博上看到不少對此款產品的評論,而且,贊許的意見明顯占了上風。
人們普遍認為,猜猜看的互動方式更加簡單,用戶可以登錄創建新游戲,系統會隨機跳選三個詞匯,用戶選擇其一繪圖后,可通過QQ定向邀請好友猜詞,表達正確即可獲得金幣積分。同時,好友也可通過QQ隨機邀請同時在線的注冊用戶參與游戲,并通過游戲拓寬自己的交友圈子,數億QQ用戶規模及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挖掘恰是騰訊的核心優勢。
互聯網研究員柳華芳認為,猜猜看的發展前景,幾乎不要猜,一定會走紅。而它火熱的原因,正是因為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物理距離越來越近,人與人之間的工作交往越來越多——維系更多的是利益關系,真正的親情、友情卻往往被疏忽,試想一下,你的手機上有上千條以上的通訊錄,一年中從來不聯系的人,占比是多少?而對一位長久沒有聯絡的人,你打一個電話過來,對方往往會覺得尷尬,最終大家變得無話可說,而有了猜猜看則不一樣,你只要用猜猜看的方式與他聯絡,不僅因為趣味而讓對方很樂意,而此中過程,正是因為雙方互動而留下了美好而有趣的記憶。“讓人們以碎片化時間,不僅獲得游戲快樂,更獲得親情與友情的交互,正是猜猜看走紅的集體無意識。” 柳華芳說。
[2012年]被指抄襲IMO通訊軟件
看來小馬哥又有麻煩了。3Q大戰余音未去,“iQ”大戰硝煙又起。不過這次騰訊CEO馬化騰的對手不是周鴻祎(微博),而是上海一家從事企業IM(即時通訊)業務的“imo”公司。7天時間,imo與騰訊“掐”了兩次,而且從上海戰到北京。
imo指責騰訊,“劫持imo用戶,抄襲imo文章,剽竊imo創意,惡意中傷imo。”
上海易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imo公司)運營總裁張翀睿3月26日進一步表示,給騰訊7天回應期限,否則采取法律手段來維護權益。不過截止到記者發稿時,騰訊則免戰高掛,絲毫不予理睬。
從上海“掐”到北京
“如果騰訊在7天之內沒有回應,我們將會以一個很特別的方式和馬化騰先生建立一個直接的交流渠道,并且我們會考慮用法律手段來維護我們的利益。”3月26日,張翀睿在北京對《華夏時報》在內的諸多媒體記者表示。
當天,imo公司“殺到”北京舉行了一場名為“騰訊,請道歉”的新聞發布會,向騰訊提出三個要求:“一、要求在3月21日打砸imo展會現場的騰訊工作人員,登門道歉。二、賠償現場損壞的展板展架,共計718元。三、要求馬化騰先生給予正面回應,并保證抄襲、打壓等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事實上,imo公司與騰訊3月21日在上海已經交過一次手。當天,騰訊企業QQ在上海舉行新品發布會,imo在騰訊企業QQ現場的隔壁房間召開騰訊抗議會,并給參加企業QQ會議的人員發放相關抗議材料。雙方工作人員隨后發生沖突,而且找來了110進行調解。
張翀睿詳細解釋了騰訊必須要向imo道歉的三個原因:一是騰訊在企業QQ辦公版推出之初,抄襲imo“移動辦公室”、“可管理”、“云辦公”等概念和文章。同時在2月16日前后幾天,騰訊在百度購買“imo企業即時通訊”關鍵詞,誤導用戶以為企業QQ辦公版就是imo,惡意劫持imo用戶。二是在3月12日,利用十萬水軍在網上傳播不實言論,惡意中傷imo等企業即時通訊軟件,利益直接導向騰訊企業QQ。三是3月21日,imo召開“反抄襲、反惡意競爭展示會”,將騰訊抄襲、惡意抄襲的行為展示給用戶,但是在會上,騰訊幾位工作人員全然不顧大公司形象,沖入imo會場,破壞imo展板。
推薦閱讀
在2011年飛新達多人行模切工業展覽會上,10臺新產品盛裝亮相,在整個行業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2012年飛新達再聚多人行,將為大家帶去更多精彩! 展會主題篇 相比去年的新產品發布會,今年飛新達的展會主題是技術升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回顧騰訊抄襲那些事兒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614/6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