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CEO
仇文彬 寶尊電商CEO
商派網絡CEO
徐滬初 博斯公司合伙人
張耿彬 酒仙網商城事業部總經理
《21世紀》:目前,許多電商網站都在推開放平臺,且招商速度非常之快。為何這些公司在開放平臺的戰略上投入如此之大?
李鐘偉:開放平臺的做法,實際上是回歸商業地產。通過消費者購買需求的延伸,開放平臺能獲得更多的消費者紅利。如果消費者紅利暫時無法獲取,它可以向供應商獲取紅利。換言之,平臺在下游可以擴展消費者需求,上游可以從供應商這兒賺到錢。商業模型是這樣,但要讓供應商在平臺上長久地待下去,就要用消費者的購買力來支持,否則平臺就賺不到紅利。誰都可以做開放平臺,但到最后就是一個很數學的問題,就是通過對流量的分配達到成本最優、消費效率最高的模式。
徐滬初:我覺得有兩方面,首先是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另一個就是看到了和第三方供應商合作的商機。平臺和垂直網站合作,從投入產出上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平臺作為一個系統的整合商,能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獲得很多好處。
《21世紀》:您認為,電商做開放平臺,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做哪些投入?
仇文彬:我覺得投入主要在業務流程和系統上。不過業務流程和系統通常不需要特別大的投入。在平臺的早期,它還是需要運作得比較“輕”,還是需要垂直網站自己完成供應鏈運營。因為平臺業務量不大的時候,很難發揮出規模優勢,只有達到相當大的規模,整合這些水平的服務才有意義。比如,可能在做到幾百億的銷售額后才考慮推出物流寶服務。因此,水平服務是一個大趨勢,但都需要在一定規模的時候才能顯現出經濟效益。
徐滬初:平臺首先需要思考,未來的業務涵蓋范圍有多大,業務的前瞻性有多強,然后再來設計框架結構。具體說來,這些投入包括數據庫的建設、IT系統、倉儲物流體系、安全系統(交易的安全性、用戶的隱私)等,這些需要平臺建設者做大量的投入。
《21世紀》:如果平臺方希望通過簡單的疊加做大規模,您認為會面臨哪些問題?
徐滬初:首先,平臺的業務發展和公司的管理能力、技術設施建設是相關的。如果后臺建設跟不上前臺的擴張,就一定會帶來管理失控的問題。第二,在引進垂直網站的時候,需要考慮你的發展戰略,是做有限的品類還是越多越好,是走專業化還是多元化,是有限多元化還是無限多元化,這樣的平臺戰略又會對你的核心能力建設起到一個指導作用。
張耿彬:我認為平臺方首先要考慮自身的基因,即它的目標客戶群是誰,顧客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不能盲目擴張。如果新增品類與顧客需求不吻合,就會造成運營成本的上升。比如原本聚焦在食品領域的B2C,突然去賣機油,或電動工具,就肯定不適合。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608/6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