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機輻射值是20微瓦/平方厘米,屬于安全范圍。”一直都有傳聞說,手機的輻射對人體有害,昨日,越秀區環境文化節在東濠涌開幕,街坊們登上環境監測車參觀,還可以親自進行手機輻射、噪聲、油煙等的測試,記者趁機也檢測了一下自己的手機,很幸運地發現手機輻射沒超標。
監測儀器可現場體驗
當天舉行了很多精彩的活動,越秀區環境監測站把各種監測大氣、噪聲、水質、電磁輻射等儀器搬到了現場。許多街坊排隊進行檢測,記者也檢測了一下手機的電磁輻射量。一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使用的“射頻電磁輻射分析儀”更多時候是用于檢測高壓電站、醫院儀器等公共設施,檢測手機電磁輻射量只是“小兒科”。
空氣質量可上網了解
記者看到,幾部環境空氣質量流動監測車也來到了活動現場,街坊們可以登車參觀。據介紹,監測車可以隨時進駐熱點地區進行采樣、分析、發布,監測廣州市各區域的空氣質量狀況。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廣州市已有10個PM2.5自動監測點,還將陸續增加到46個監測點。“街坊除了通過廣州市環保局官網了解監測數據外,還可以在鬧市區的大型電子屏幕上實時了解空氣質量信息,目前正在選點中。”
小區是否環保很快知
此次活動還進行了七大環保先鋒行動的授旗啟航儀式。越秀區環保局長楊喜中介紹了其中一些亮點,比如生態再造行動,越秀區在去年就推出了生態低碳環保小區的創建和評審工作,目前已經進入了驗收階段,街坊很快就可以了解所在社區是否符合生態低碳環保的要求。
手機防輻射竅門多:
通話時間盡量縮短
“手機電磁輻射量只要不超過40微瓦/平方厘米,一般都是安全的。”環境監測技術員還給街坊介紹了電磁輻射的防護知識,比如手機接通的最初7秒輻射最大,這時最好不要馬上貼耳接聽;使用耳機會大大降低頭部受到的電磁輻射;盡量減少通話時間,如一次通話的確需要較長時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妨分成多次通話;手機在待機狀態也有電磁輻射,最好不要放在枕頭邊。
推薦閱讀
正在做推廣的朋友可能察覺到2012年SEO的效果越來越差了,百度就不用說了,可是相對公平的Google也是這樣;其實問題出在用戶身上,因為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度已經被新聞營銷這樣的方式吸引過去了,所以BNM應運而生。 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防輻射竅門多:通話時間盡量縮短
地址:http://www.oumuer.cn/a/05/20120604/6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