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虹(5.34,0.00,0.00%)今日披露的2006年年報顯示,公司2006年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75731.81萬元,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24.54%;實現主營業務利潤286328.77萬元,凈利潤30590.74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 18.85%和7.32%,每股收益0.161元。
產業結構改善促增長
2006年是四川長虹三年創新戰略的起步之年,公司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向良性方向推進,IT產品、手機、冰箱等新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迅速,已超過傳統空調業務的收入。其中,增幅最大的手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了1657.73%,增幅最少的IT產品業務收入也比上年增長了29.10%,同時,新業務在總銷售收入中的比重也大幅增長,大大改善了公司的產業結構。
新產業的迅猛拓展使得四川長虹傳統產業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大幅降低,也為傳統產業通過調整實現良性打下了基礎。2006年公司彩電業務收入95.32億元,約為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50%。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長虹以“利潤導向”對傳統產業進行的調整收效非常顯著。公司2006年傳統產業彩電和空調業務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3.74%和34.98%,達到20.97%和25.21%,成為四川長虹所有業務中主營業務利潤率水平最高的業務單元。
另外,2006年,面對國際家電市場激烈競爭、人民幣升值等一系列挑戰,四川長虹國際化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在歐洲捷克建立了家電生產基地并完成試生產。
技術和管理創新提效率
2006年四川長虹以“創新求發展、效率出效益”的思路,積極實施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公司重點引入技術管理咨詢項目,進一步強化嵌入式軟件、IC芯片和工業設計三大核心技術能力。2006年,四川長虹的技術創新取得較大突破,包括自主開發的遙控芯片、數字會聚芯片實現量產,技術中心、網絡公司通過CMMI二級認證,工業設計水平引領國內家電行業潮流,量子芯電視獲中國工業設計金獎等一系列成果。
在管理上,四川長虹以業務計劃和預算為主線,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銷、產、供有機銜接,全面提高公司資產運營效率。通過進一步深化預算體系、加強供產銷的有效銜接、深化物流改革,有效的提高了公司運營資金效率;同時對公司管控模式進行整合,建立了以產品線為中心的責、權、利相對應的新的運作構架,進一步明晰經營責任,提高市場反映速度。
該公司表示,2007年將繼續圍繞3C戰略轉型,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以“品牌、責任、速度、創新、協同”為年度經營方針,注重品牌經營,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致力于追求收入和利潤的持續、快速、良性增長。
推薦閱讀
前天,S*ST科龍(000921)發布了2006年扭虧為盈的預告。從去年三季度公告預計全年虧損到今年1月9日的澄清聲明再到前天的預盈,事關“退市與否”的科龍2006年業績可謂一波三折。 曾兩次發布“預虧”公告 S*ST科龍(00092>>>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四川長虹:“創新元年”業績良性增長
地址:http://www.oumuer.cn/a/04/20111229/14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