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股權激勵被取消8個月之后,青島海爾(600690)昨天宣布再次啟動股權激勵方案。這也顯示青島海爾管理層實施股權激勵的決心。調整后的股權激勵方案,即首期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下稱新方案),較被取消的第一次股權激勵方案行權數量減少,行權價格提高,兌現的標準也更嚴格。海爾集團CEO張瑞敏仍然不是新方案激勵對象。
受股權激勵方案消息刺激,昨日青島海爾股票走勢明顯強于大盤,收報11.60元,漲8.92%。
新方案行權條件更嚴格
比對2006年12月份發布的第一次股權激勵方案和新方案可以看出,首先是股權激勵數量大幅減少,第一次新方案激勵股權共有8000萬股,新方案股權激烈只有1771萬股。其次受到激勵高管管理人員已經所有變動,原有的激勵對象包括9位公司高管、一批業務骨干人員。本次受到期權激勵的高管只有7位,以及42位核心技術業務人員。
2008年2-4月期間,青島海爾曾發生管理層變動,原本享受期權激勵的董事王召興、張智春和副總經理張世玉、董事會秘書紀東因個人原因辭職,新方案已經沒有這些原高層。新管理團隊中增加了梁海山、譚麗霞、明國珍三位享受新方案激勵對象。
此外,第一次激勵方案中還有2000萬股為未來激勵對象預留,新方案則取消了預留計劃。
銀河證券分析師朱力軍昨天對記者表示,股權激勵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證監會之前有文件規定,本次新方案沒有預留股權激勵,也是相關文件規定禁止預留股份。
除了股權激勵數量大大減少了,本次行權價格為10.88元,第一次股權激勵方案行權價格為7.63元,高管要行權門檻也不低。
此外,新方案對行權條件也做出了更嚴格的規定。第一次方案行權條件要求公司業績較前一會計年度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10%,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本次再次把條件提高,以2008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為固定基數,公司2009年度經審計凈利潤較2008年度增長率達到或超過18%。前一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
朱力軍昨天表示,青島海爾再啟股權激烈,這也顯示了公司管理層堅定的決心,想把股權激勵做下去。此外,嚴格的行權條件,也顯示高管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對投資人來說是正面的。
7高管獲34%期權份額
雖然本次期權激勵總股份較第一次降低了很多,但是以董事長楊綿綿為首的7名董事會成員及高管將獲得的期權份額占此次授予期權總數的34.07%,較原草案中14.78%高出不少。
其中,楊綿綿在第一次股權激勵方案所獲股份占期權計劃總量的3.75%,新方案中比例則變成了12.705%,比例增加了很多。其他高層所獲授權比例也較第一次有不同程度提高。
朱力軍表示,高管所獲股權比例提高可能是與總盤子減少有關,此外第一次還有預留股份,現在取消了預留股份,也導致高管期權比例所有提高。
第一次股權激勵時,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就不在激勵范圍內,此次新方案中張瑞敏仍然無法享受到期權,這讓外界都非常關注。朱力軍昨天也表示,外界確實非常關注張瑞敏,但是從正常程序上來講,不在上市公司任職的人自然無法享受到期權激勵。已經卸任的董秘紀東此前曾解釋稱,股權激勵僅僅針對上市公司,與集團沒有關系。
新方案中,激勵計劃有效期由原來的7年縮至5年,激勵對象按獲授股票期權總量的10%、20%、30%、40%分四期行權。首個有效行權期為自授權日起12個月后的首個交易日起,至授權日起60個月內的最后一個交易日當日止。
根據公告,此次用于激勵的股票來源為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增發,行權資金全部以自籌方式解決,青島海爾承諾不為激勵對象行權提供貸款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財務資助。以董事長楊綿綿獲得期權225萬份為例,以行權價計算,需要使用2448萬元現金來行權。
推薦閱讀
今日,ST賽格(000058)發布澄清公告,稱投資者之間所傳的重組消息并不屬實。而公司控股股東深圳賽格集團也表示,截至目前以及未來3個月,賽格集團不存在傳聞涉及的重組。而有關ST賽格的重組傳言從2007年一直沒停,但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爾重啟股權激勵 7高管獲34%期權份額
地址:http://www.oumuer.cn/a/04/20111229/13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