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似乎又將重演,TCL集團3年前增發被一再拖延,無奈將增發金額縮水近2/3后,增發成行。無論國際化還是巨資進入液晶面板都是在爭議中前行,讓監管層擔心的或許是TCL集團的風險防控能力。
4月13日,一位接近證監會人士接受《證券市場周刊》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TCL集團(000100.SZ)增發方案還沒有遞交發審委。
TCL集團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原本應該在3月底成行的增發方案鐵定要推遲,預計增發最快能在4月底前獲批。
市場人士指出,本次增發是為公司8.5代液晶面板項目籌措資金,增發方案推遲將影響液晶面板項目的進展。早在2007年,TCL集團想要上馬國內稀缺的液晶模組項目,本想通過增發獲得建設資金,但監管層遲遲未能放行,導致其模組項目建設推遲,最終被另一家競爭對手海信電器(22.71,-1.40,-5.81%)搶占先機,這也成為海信能夠在日后的液晶電視競爭中處于行業前列的基礎。
2009年11月,TCL集團宣布增發50億元的方案,增發資金用于建設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項目,該項目TCL集團占股比50%,并主導運營,而另外50%股權由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深超”)持有,深超是深圳國資全資子公司。
激進的TCL
TCL集團是風險的“喜好者”:2009年投資8.5代液晶面板、2007年想要進軍液晶模組領域、2004年國際化并購。
監管層擔心巨額的融資放行后,TCL集團風險掌控不當,再次重演幾年前國際化帶給TCL集團的巨額虧損。
2004年TCL集團豪賭國際化,收購歐洲老牌家電制造商——湯姆遜的彩電業務。由于缺乏國際化經驗,2006年,歐洲業務虧損25.96億元,并導致TCL集團整體業績虧損19.32億元。
此后3年,TCL集團一直受困國際化,至2009年底,在不斷收縮戰線和國際經濟復蘇的背景下,海外業務扭虧為盈。
液晶面板領域TCL集團同樣是“新手”,沒有運營經驗、技術人員匱乏。雖然目前已經擁有65名技術人員,其中超過30名來自于日本、韓國、臺灣地區液晶面板企業,但并沒有運營高世代面板的經驗。
此外,高世代液晶面板領域競爭已處于白熱化狀態。目前已經開工的有京東方位于北京亦莊的8代線、還有位于江蘇昆山龍飛光電耗資33億美元的8.5代面板廠。
許多企業也對在國內建設高世代液晶面板線興趣濃厚,其中三星計劃在江蘇省蘇州建設一條7.5代線,目前已經獲得韓國政府的批準;LG與廣州市簽訂了投資8.5代液晶面板線的意向,夏普與江蘇省南京市政府商談引進8代線事宜。
業內人士驚呼:高世代液晶面板沒投產已經肯定產能過剩了。因為液晶面板領域與經濟的增長高度相關,當經濟景氣時,出現供不應求;經濟下滑時,產能過剩。
面板行業的周期性明顯,而且周期更短,幾乎每隔一年或者一年半,就會出現一次由供不應求向供過于求的循環,過去10年的歷史,液晶產業經歷了七次循環。
此外,液晶面板領域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在很多廠商猶豫是否上馬8.5代線時,夏普已經開始建設更高世代的10代線。這對于不掌握核心技術的TCL集團,都是無法回避、短期內無法改善的問題。
上馬液晶面板項目,TCL集團原本想通過延伸產業鏈達到削弱目前競爭的目的,但面板領域的競爭更為殘酷和劇烈,這也是TCL集團面對的新難題。
TCL集團所在的液晶電視領域相較傳統CRT電視領域更加考驗企業周轉能力,TCL集團并非這方面的“擅長者”。
顯然,面對這些問題,目前TCL集團并沒有給市場滿意的回答。上一頁 1 2 下一頁單頁閱讀
推薦閱讀
在重大資產重組方案順利獲股東大會通過后,廈門市中院裁定重組方象嶼集團受讓*ST夏新全體股東讓渡的約1.4億股股份,至此,公司的重整計劃完美“收官”。 *ST夏新表示,公司將盡快完成資產注入的法定程序,力爭今年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TCL集團:增發魔咒 臨時方案解資金難題
地址:http://www.oumuer.cn/a/04/20111229/13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