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BBS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起到的極大的促進作用,美國的facebook起源大學校園,中國的人人網同樣依靠學生群體發展起來的,大學生群體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體。那中國互聯網發展至今,大學網絡市場,究竟還有多少價值可以挖掘呢?
今天的互聯網已經成為公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中國現在有近5億的網民,互聯網的市場足夠大,大學互聯網市場已經不像幾年前那么被重視了,那大學互聯網市場到底還有沒有市場值得互聯網企業去深入挖掘呢?我們通過一下幾點來看一下。
一、大學市場的威客模式
大學生有各種各樣的才能,他們也想通過各種方式展現自己的才能,也想通過自己的才能去獲取一定的生活補助,也想通過現在已有的才能去學習更多校園內接觸不到的最新最實用的技能。但是很多大學中文筆好的,能歌善舞的,擅長繪畫攝影的等等這類大學生苦于沒有機會展示自己,大學四年中只能埋沒自己的才能,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
很多企業的一些工作,比如企業的外場宣傳活動需要找歌手、舞者、主持人等,許多企業需要設計廣告頁面,需要寫軟文等,這些工作大學生完全可以非常優秀的完成。所以企業可以花更少的資金獲得較高的效果,這對企業與大學生來說都是有益的。大學生可以做的工作有很多,他們的能力也各式各樣,比如:
1.活動策劃能力,公司對某產品想搞一個活動類策劃,這個完全可以利用大學生的創造力的發揮策劃一個有創意的活動;
2.事件分辨能力,以大學生對事物的分辨能力,完全可以提供他們身邊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撰寫相關新聞;
3.發明創造能力,很多大學生都喜歡發明創造,他們本身有很多專利,只是很多專利不能被企業發現并使用,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宣傳出售自己的專利,公司也可以尋找相關的專利與人才;
4.語言文字能力,大學群體中有一部分很空閑,但是又有很好的語言能力,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能力去寫一些軟文,或者做一些論文翻譯的工作,這樣既可鍛煉自己,又可依靠自己的專長獲取一定的收益,同時也可以幫助他人(大學本身就有隊論文翻譯的需求);
5.媒體制作能力,很多大學生都有很好的圖片、視頻制作處理的能力,很多小企業或者個人有制作一些圖片視頻的需求。同理,大學生可以利用這種技能,企業也會有臨時需要這種技能的需求;
6.音樂制作能力,有音樂制作能力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這里就不再重復上面敘述的能力與需求的關系了;
7.拍照攝影能力;
8.才藝表演能力。
大學生還有各種我們平時意想不到的能力,如何利用好大學生的能力是互聯網市場可以挖掘的。Web2.0時代是以個人為中心的互聯網模式,那如何以大學生群體的能力為中心區挖掘更多的市場,提高大學生能力的利用率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二、二手物品的交易
大學生使用的書籍、臺燈、自行車、以寢室為單位買的洗衣機等等很多東西在他們畢業時或者不需要的時候,對于他們來講都是帶不走的,沒有價值的物品。但是對于其他大學生這些東西可能就還有價值,因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是差不多的。如何使畢業生把他們畢業之后剩余物品出售掉,使有需要的在校大學生以便宜實惠的價格購買到,也是一個可以挖掘的市場。
三、校園廣告
有很多企業,或者學校周邊的一些商家,會花一定的費用在學校里面做廣告,但是校園內的廣告是會被學校牢牢控制,學校內是不允許商業氛圍嚴重的,商家企業在校園內做宣傳的時候總會受到一些限制,但是每個學校的學生都有該校學生群體固定的幾個交流網絡平臺,在這些網絡平臺上做廣告,學校是不能制止的。這個校園廣告要如何開展,如何管理是可以好好思考,深入發掘的。
四、招聘兼職信息
很多大學生都會利用課余時間去尋找一些兼職賺取一些生活費,但是他們兼職中的費用很大一部分錢都是被不同的中介賺走了,所以提供一個兼職平臺是很吸引大學生群體的。
然后對于那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有一個網站專門針對大學生招聘,也會很受大學生歡迎的,這種招聘不同于智聯招聘等。細分定位在大學市場的招聘是很容易獲得大學生的認同的。
五、線上與線下的聯誼交友
很多大學生都想去一些酒吧類的場所,但是由于大學生群體中,大部分的都是老實本分的孩子,他們想去酒吧等社會公共場所交一些朋友,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但是苦于沒有人引導他們走出去,最后他們只能繼續呆在學校里。大學生是很交友的需求的,只是沒有一個良好的有交友氛圍的場所。
其實可以在網站定期舉辦一些大學生主題專場的聯誼交友活動,筆者做過市場調查,33%的大學生會選擇參加。
大學生的需求千奇百怪,大學市場也足夠的大,足夠的吸引人。大學市場,還有更多的價值可以挖掘,大學網絡市場應該重新被重視起來,畢竟一個時代的大學生群體,代表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力。大學永遠充滿的創新與激情,把握好大學市場,不用擔心未來的發展,大學市場對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很重要的影響。
推薦閱讀
Facebook員工持30%股權 上市可獲利300億美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大學網絡市場究竟還有多少價值可以挖掘?
地址:http://www.oumuer.cn/a/04/20111217/1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