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一口咬住分眾傳媒,拒絕輕易松口。 渾水發出了針對分眾傳媒的第二份做空報告,與第一份80頁的報告相比這份報告縮水為12頁,內容仍然是質疑分眾傳媒核心LCD商業模式、存在內部交易等。渾水依然維持對分眾“強烈賣出”評級。有意思的是,分眾傳媒副總裁嵇海榮稱,“這份報告內容缺乏新意。我們正在收集證據,一旦證據確鑿,我們就會發起訴訟”。
這是渾水公司第八次發報告做空中國公司。此前,包括雨潤、多元環球水務等境外上市中國公司均中槍。那么為何分眾會遭遇做空?做空機構對做空企業的選擇標準是什么?
為什么是分眾?
美國資本市場可以分為做空和做多的兩方。大型養老退休基金、大部分小投資者和大部分對沖基金是以做多為主。同時,美國資本市場上還有一些專門做空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小型投資者和中小型的對沖基金。同時,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扮演“緊張的旁觀者”。
比對東方紙業、綠諾科技、中國高速頻道、多元環球水務等眾多遭遇渾水做空的公司,不難發現遭遇做空的公司存在一些共同特點。這其中包括歷史上股價有過較大波動、主營業務模式與美國市場存在差別、公司歷史上存在眾多收購分拆買賣等。
以分眾為例,在其發展歷史上,經歷了諸多并購和分拆買賣,并且,每次都會伴隨股價的劇烈波動,同時,分眾所涉及的樓宇網絡和框架網絡業務,在美國市場因涉嫌侵犯隱私等原因,并非美國市場的成熟商業模式。
紐約國際集團(New York Global Group)總裁本杰明·衛(Benjamin Wey)向本報記者表示,2年前美國證監會對做空原則的限制做了更改,原來的做空只能在股票的賣價上做空,不能直接將做空的股票直接賣給要買股票的投資者,這一規則的改變,成為了做空者的利器。
本杰明·衛是一位精通資本市場運作的美籍華人,紐約國際集團曾指導多家中國中小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融資。
危險的做空鏈條
本杰明·衛也披露了做空機構的利益鏈條。
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性,中國民營企業對美國資本市場了解甚少,同時,美國投資者對中國民營企業了解更少得可憐。基于小型研究公司發布研究報告的引導,在小研究公司、媒體小報和賣空的中小型對沖基金的合力下,襲擊中國公司的行動極容易得手。
本杰明·衛稱,常理來講,出具做空報告的機構,不具備一句話就能大幅打壓股票的能力,做空主力是參與拋空的對沖基金。
在紐約國際集團看來,做空機構以及美國小報和做空機構之間,往往有著利益交換以鞏固他們的同盟關系。渾水公司就明確表示,它們可以基于合同規定向機構投資者提供研究報告。
同時,做空產業鏈還包括了獲得眾多企業私密信息。以分眾傳媒為例,其旗下相關公司共涉及上百家,如何獲取每家公司詳細的財務狀況,成為一個很難解釋的問題。
本杰明·衛稱,美國眾多做空機構包括渾水,做空環節非常清晰:雇人從工商部門獲取泄密的資料,策劃拋空預謀,研判經濟與政治大環境,使用華爾街謠言機器等,非常專業。
推薦閱讀
社交軟件廠商Jive計劃上市融資逾1億美元>>>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做空危險鏈條:渾水目標與拋空基金
地址:http://www.oumuer.cn/a/04/20111201/1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