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融資的速度和規模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有重要影響,有人將融資比作“借東風”,而在相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企業如何的更好的融資,在更合適的實際融資事關重要。
對此,金象網CEO牛征曌認為,國內的財政和貨幣的政策是目前經濟處于膠著并不景氣周期的根源,而個人創業則很大程度取決于具體的人和項目。同時,他表示,當行業高速成長一段時間后,停滯和洗牌對行業是有好處的,“只要公司是好的,資本還是要愿意來合作的”。
“寒冬”季“東風”難借(樂購網配圖)
而對于企業來說,可能更關心的是如何才是“借好東風”,優視科技UCWEB首席執行官俞永福認為,想要更好的吸引投資者的眼球,要做到兩件事情:“證明自己經過了產品關;講清楚產品的發展思路�!彼舶褎摌I者和投資人的關系比喻成司機和副駕駛,“如果你有機會選副駕駛,你喜歡什么樣的人呢?一定是有專業能力,能幫助企業看清楚發展道路,同時尊重司機的專業和辛勞,是一個幫忙而不添亂的人”。對于創業公司的首輪融資,他認為應該從公司未來兩年發展需要資金數出發。
“融資應該分階段融資,不要指望一次融夠”,拉卡拉電子支付公司董事長孫陶然給出建議:“企業的最佳融資金額應該是達成下一個里程碑所需資金的1.5倍�!蓖瑫r,他也指出,融資只能解決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并不能解決企業經營上的問題,企業能否實現突破性的增長,還是要看產品是否符合消費者需求,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是否到位。
當互聯網的發展將一副更為廣闊的藍圖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越來越多的人才邁進了創業者的隊伍,對于初創公司,牛征曌表示,人才是企業的根本,待遇不是全部。對此,俞永福認為,大家都看好的事情,未必能成功,“這樣的市場會迅速變成紅海,要聽別人的意見,做自己的決定”。
對于未來的創業方向,俞永福更看好移動互聯網,“不管經濟形勢如何變化,不變的是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用戶需求的快速增長,所以做好產品仍然是根本”,他認為,國內移動互聯網創業還是有很大機會的,就是發展海外市場,“但應該把握的是三年后的機會,而不是當下的機會以中國創業者的辛勤、智慧,我相信海外的創業機會將更加明顯”,同時他也強調,UC將專注于移動市場。
此外,俞永福認為,未來互聯網的競爭將是“軍事現代化”的競爭,將是“核技術”的競爭,沒有武功(技術),絕難成功(成為大企業),技術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李婷西)
推薦閱讀
24券宣布完成千萬美元級別C輪融資>>>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4/20111201/1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