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村泉)賽諾報告顯示,2012年4月份中國3G智能機格局進一步發生重大變化,前十名的市場份額整體上高達86.31%,其中,三星繼續以22.75%居于產業第一位,并且領先優勢越來越大,因為之前的2月份,三星在3G手機中的份額還僅為19.4%。
國產品牌的份額比3月份上升5%以上,前五名中國產品牌占有4席,包括酷派、華為、中興和聯想,這4家國產品牌手機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40%,若加上國產品牌,整體份額將超過50%以上。
這也是國產品牌智能機份額自從2004年以后首次與國際品牌在競爭中旗鼓相當,這也說明國產品牌借千元智能機抓住了機遇,甚至超越了國際品牌,而國際品牌除三星、蘋果2家表現強勁外,諾基亞、索尼等企業深陷“泥潭”。
有媒體在對國內手機產業進行分析時說,在中國手機產業二十多年的風云變幻中,不停地有“外族”入侵展開軍備競賽,但在一波波蜂擁而上的淘金潮里,多的是各領風騷兩三年與高處不勝寒。
從1998年開始,這塊新興的市場涌入龐大的家電資本,到2002年,中國家電名企康佳、海爾、TCL等紛紛進軍手機制造,2004年更是達到高潮,創維、金立等“新生代”品牌都來了,連以生產固話終端見長的深圳天時達都在謀篇布局。那是一段國產手機高歌猛進的好時光,甚至曾一度拿下國內半壁江山。但2004年之后國產手機的集體困頓中,科健、南方高科、熊貓等一批品牌從此一蹶不振。
第二波軍備競賽發生在2009年前后,一批中外PC加入,沒有加入的也緋聞纏身。戴爾、華碩均在中國發布手機,聯想集團則回購一度“拋售”的聯想移動,并號稱要全面進軍移動互聯市場。還有七喜低調地切入手機制造。再加上終于把iPhone賣到中國的蘋果,幾乎全球大牌PC電腦制造商都已跨界進入手機市場,而中國市場則成了他們布下重兵的前沿陣地。
大約在2010年左右,華為、中興等電信設備商也來分一杯羹,雖然這塊市場的競爭已充分慘烈。在他們的終端戰略中,運營商定制和低價是兩大策略,他們采用安卓系統,這兩年在國內外市場一路過關斬將。
如今的第三波,互聯網業者們正在大肆滲透,未來的手機業又將出現怎樣的競爭變局呢?
推薦閱讀
目前部分央企高層又有所變化。其中,王建宙不再擔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黨組成員職務。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郭鋼)目前部分央企高層又有所變化。據媒體報道,王建宙不再擔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黨組成員職務>>>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