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做手機其實就是一個大騙局,不僅圈進了硬件廠商忽悠了消費者,到最后發覺連自己都上當了。自小米推出了青春版之后,雷軍和周鴻祎兩人在微博上爆發了一場口水戰,其精彩程度毫不遜色于小米的成功營銷。暫且不論誰有理,看人家賺錢眼紅的互聯網公司也不只有360。早前馬云頭腦一熱拿云計算套上低價的千元智能機,包裝一下就想占領終端進軍移動互聯網了。
不過這次倒應驗了馬云那一套經典語錄中的一句話:“別把飛機引擎裝在拖拉機上”。沒搞清楚客戶懂不懂云計算、需不需要云計算,單純地想要植入阿里系的應用,更神奇地是定位為中低端手機。戰略上犯點錯誤是難免的,問題是前方路未明,看似風光一片大好的移動互聯網。一個馬云倒下去了,還有后續的馬云沖上去。
互聯網公司做手機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無奈習慣了玩概念搞包裝的大佬們硬是要把自己的手機吹上天。就拿雷軍的小米來說,其中國蘋果式的道路因操作系統問題沒法行成封閉式產業鏈,但蘋果的功夫也算是學到了幾招,并且耍得頗有青出于藍的姿態。小米成功那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通過師夷長技的形式逐步發展。雷軍的玩法算中規中矩,反觀360、百度、網易等諸位大佬的玩法就有點山寨手機廠商的味道。
做山寨手機就是做一個騙局,把愿意上當受騙的圈進來,做局的人贏了錢之后分贓。消費者占到便宜顯擺了威風,廠商和服務提供商就賺到了錢。互聯網公司做手機也是如此,不過較為悲慘的是不僅是消費者埋單,硬件廠商也成了替死鬼。
360主打安全、百度主打云系統、阿里主打網購,貌似這一波智能手機普及風暴的到來,互聯網公司成了扛大旗的先鋒。用周鴻祎話說,互聯網公司可以幫助傳統手機廠商實現轉型,從營銷推廣、銷售渠道、商業模式、用戶體驗上得到互聯網的臨幸。如今是為未來爭取移動互聯網入口的絕佳時刻,而純硬件廠商又面臨專利難題舉步維艱。
目前國內有資格跟洋品牌過招的就只有華為和中興,關鍵是它們還擁有自身品牌,而互聯網公司除了小米之外更多的是采用貼牌代工形式做手機。其商業模式無非是植入互聯網公司的應用,通過收費服務或者游戲等增值形式獲取利潤,加上政府補貼和廣告費用,以此來為硬件成本埋單。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莫過于山寨手機,仔細一對比就會發現,周鴻祎的零利潤說法也是有根據的。山寨機價格便宜但內置的軟件通過定制sp服務就是利潤的來源�;ヂ摼W公司將二次開發過的操作系統綁上自家應用,推銷產品服務不算還接廣告媒介的生意。
互聯網公司對自身的產品服務所擁有的自信超越了鳳姐,但這種強行將自身意愿施加到用戶身上的做法,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有反抗的權力。廣告與應用增值收費的方式并不一定符合中低端用戶的胃口,且不說他們能否支付高昂的3G資費,wifi無線是否有條件便捷地使用�,F今以較低價格接入互聯網都成為問題,中低端用戶更適合體驗免費應用服務,感受智能手機的新鮮感。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對于中國聯通推出的超低門檻20元3G卡,幾乎所有的主流投行都已發布了報告,各方觀點不一。不過,人們普遍認為,聯通不會停止這種3G卡的銷售,用不了多久又會重售。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靳遠)據中國聯通電子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舉動本身就不靠譜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