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近日,路透社報道稱,歐盟稱將會對華為和中興通訊兩家中國公司提起反傾銷訴訟,目前已收集到了確鑿證據。歐盟方面稱,華為和中興獲得了非法的政府補貼,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向歐盟“傾銷”產品。一旦歐盟認定中國進行非法貿易,華為和中興將可能被要求上交懲罰性的關稅。這一舉動也引起了歐洲電信設備廠商的不安,因為他們擔心在中國也會受此待遇。并且,貿易分析人士對歐盟的做法也警告稱,在歐洲遭遇債務危機、急于實現增長之際,歐方這種戰術可能使本已緊繃的歐中貿易關系更加緊張,從而產生反效果。
據悉,據數名知情的官員和業內高管表示,歐盟委員會幾個月來聚焦于華為和中興的活動,一直在為本案調查取證。而針對此訴訟,華為和中興均已作出回應,否認存在政府非法補貼和傾銷行為。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本案有別于歐盟以往針對中國提起的貿易申訴,因為它不涉及低端制成品,如鋼管或瓷磚,而是涉及一個具有巨大商業和戰略價值的尖端行業。這也將標志著歐盟委員會作為歐盟的執行機構,首次主動立案進行貿易調查,而非為回應某家私營企業或某個行業組織提交的正式申訴而進行調查。
需要看到的是,歐洲對于中國電信設備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市場,中國電信設備商的進入也拉動了當地的投資和就業。華為公司透露,目前其在歐洲已雇用了7000多名員工,并間接創造了6000多個就業機會;2011年,華為在歐洲的本地采購金額超過29億歐元。同時,華為和中興對歐洲廠商如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構成的威脅也越來越大。這導致這些廠商盈利能力下降。
但耐人尋味的是,愛立信周一時明確表示,反對歐盟委員會對華為中興進行調查。愛立信負責政府與行業公交部門主管Ulf Pehrsson表示,歐盟委員會對華為與中興的調查結果可能導致對他們征收處罰性關稅,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愛立信是自由貿易的強烈支持者,我們不贊成這種單邊的措施,歐盟打擊中國具體公司的行為可能將引發惡性循環。”
公開資料顯示,從自2004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簡稱國開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國有銀行陸續向華為、中興提供了巨額出口信貸。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近日,青海廣電與青海電信簽署《青海省直播衛星戶戶通工程合作協議書》,雙方的合作標志著青海>>>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9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