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尚冰近日在新疆通信管理局調研時表示,通信管理局依法監管市場,特別是在資費定價上,要依法依規調整價格,履行相關的報批報備程序,禁止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而采取的網內網外差別定價等違規行為。
此前,浙江聯通、湖北聯通推出2G“隨意打”套餐,浙江通信管理局和湖北通信管理局也曾直接發函到當地聯通予以叫停。“隨意打”引發的風波在行業內的博弈甚是熱鬧。對于目前通信市場愈演愈烈的語音資費價格戰將對我國3G競爭產生哪些影響?在價格戰中發起者地位的轉換折射出電信市場競爭哪些新特點?電信運營商的語音業務如何尋找新出路?為此記者采訪了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丁道勤先生。
移動用戶增量市場接近天花板
記者:這一次“隨意打”風波持續升級,中聯通延續價格戰,頻頻發起的主動進攻,引發業界對運營市場的關注。在價格戰中,運營商地位的轉換折射出電信市場競爭哪些新特點?
丁道勤:價格戰在各行各業都存在,簡單易行,效果明顯,在消費者看來自然喜聞樂見。近年來,我國手機資費一直都在下降,從雙向收費改為單向收費以及長途、市話、漫游一口價,并且被叫通話全部免費等。此次“隨意打”事件折射出電信市場競爭的以下幾個新特點:
一是顯示出移動電話用戶增量市場已近天花板,移動電話用戶存量市場的搶奪更加白熱化,主次地位電信運營商在移動電話用戶存量市場的“一攻一守”態勢明顯。2012年1-4月,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凈增4379.9萬戶,總數達到10.3億戶。3G用戶凈增3054.7萬戶,達到1.59億戶。同時,3G經歷一年迅速增長之后,三大電信運營商新增3G用戶開始明顯減速。這預示著移動電話用戶增量市場已經接近天花板,也勢必影響到三大電信運營商下一步的發展。在三大電信運營商的KPI考核指標中,新增用戶一直是重中之重,緊隨其后的是收入計劃數,該兩個關鍵指標一直左右著電信運營商的市場競爭行為。因此,在增量市場日漸困難的當下,各電信運營商對存量市場的爭奪就顯得非常迫切。聯通“隨意打”意欲擴大2G網絡規模,附帶增加一些3G用戶,而且目前聯通2G網絡總體而言容量過剩,2G網內通話比例較低。這樣為了搶奪存量用戶,增加2G網絡的利用率,攤薄2G網絡運營成本,推出隨意打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是折射出作為電信運營商主要收入來源的話音業務呈現了疲軟和下降的勢頭,話音降價甚至免費已成為趨勢。從2011年三大電信運營商財報來看,中國移動2011年語音收入占比高達69.0%,數據業務收入占比達26.4%。中國聯通2011年2G服務收入達705.7億元,占比達33.74%,3G收入增長迅速達327.4億元,同比增長182.3%,但是尚未超過2G業務。如果說在2G網絡的大網規模效應下,話音業務尚能增量增長,那么面對互聯網企業競爭,語音業務有可能被其他互聯網企業替代的沖擊之下,電信運營商的話語業務總體也在萎縮,隨意打更是加速了這一下滑趨勢。
死守2G競爭將影響運營商網絡優勢
記者:在市場處相對弱勢地位的運營商主動降價引發主導運營企業“緊張”,也說明主導運營商仍然以2G為主的運營模式的深層危機開始顯現,從這一點來看,您如何分析我國三大運營商在3G市場上運營實力的微妙變化?
丁道勤:當初3G牌照發放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優化電信市場競爭格局的考量,各電信運營商在3G市場運營實力也各有差異。聯通3G由于占據WCDMA網絡的優勢,加上iPhone的帶動,基本形成了高端定位的形象,占據了3G市場先機。3G時代,流量經營才是王道,也即誰在流量業務上占據了優勢,誰控制了移動互聯網業務的制高點和高ARPU,誰就是大贏家。聯通在保持3G市場優勢的基礎上,通過2G存量市場的爭奪,意欲達到全網協同發展。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廣東公司總經理徐龍表示,去年小額移動支付收入3.7億元,預計今年將達5億元。 近年來,隨著智能終端互聯網的擴張,電信運營商、電子商務平臺及眾多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紛紛搶入移動支付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工信部丁道勤:電信市場競爭格局仍有待優化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