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樵)正當市場上來自各方的低價智能手機潮涌之時,第一梯隊"中華酷聯"的心思已不完全放在國內。
宇龍酷派(簡稱"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旺近日透露稱,面對國內手機利潤降低的趨勢,酷派今年將重點拓展北美和西歐市場,尋求在海外發達國家中取得突破。
相比于華為和中興通訊,酷派發力海外市場晚了不少。要達到酷派反哺國內市場的目的,要追趕的并不僅僅是時間那么簡單。
酷派欲以海外市場反哺國內 品牌渠道資源待培養
酷派在不斷嘗試探索海外市場的潛力。去年初,李旺還曾表示,海外拓展的路線是以亞洲新興市場為"主戰場",擴大到非洲、俄羅斯等國家。從李旺的上述最新言論來看,也似乎顯示出酷派在新興市場上的成績尚可。據IT商業新聞網了解,酷派目前也的確在印度和印尼等地區取得了一定成績。
海外市場同樣充滿誘惑。就拿華為和中興的例子來說,華為終端目前高達75%的銷售收入就來自海外市場;中興手機也已遍布全球幾十個國家,并憑借著數款運營商定制的明星機型,在今年第二季度躋身全球手機市場排名的前五強。同樣身在第一梯隊,酷派不可能不動心。
貝葉思研究總監閆成印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酷派的渠道十分單一,僅依靠運營商定制來銷售手機。其早先與中國聯通合作CDMA手機,現在又與運營商合作千元智能機等,在彰顯產品個性、利潤方面其實頗受運營商制約。
按李旺的說法,國內智能手機利潤率受"山寨化"趨勢的影響已經越來越低,而在北美、西歐等發達國家市場,市場競爭相對規范,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利潤率。"在目前的智能手機競爭中,只有具備國際化的視野和能力才有可能在未來殘酷的競爭中存活下來"。他透露,酷派初期將以OEM的方式進入北美市場,而后考慮在北美地區推出自有品牌,以強化自身的品牌形象。
這是一條傳統路線。OEM這樣的方式此前已無數次地被國內企業采用。在新興市場十分受歡迎的基伍手機就是從OEM起家,之后才建立自主品牌的。
不過,IT商業新聞網注意到,李旺的說法與此前酷派的說法存在差異。今年早些時候有媒體援引酷派負責人的話報道稱,該公司今年將以自有品牌形式進入國際市場,定位于中高端領域,與國際運營商合作。"不走OEM或者ODM的傳統國內企業的道路,體現出酷派海外市場策略的獨特性"。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G遭遇挑戰;3G面對對手持續降門檻搶用戶,無還擊能力;被視為未來的TD-LTE產業鏈,走向成熟至少還有兩年時間。如何縮短這一時間窗口期,對于中移動來說顯得非常急迫。 價格競爭令中移動的TD用戶發展加速,也使其2G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8846.html